查看 88 回复 0

销冠从不外传的 3 层跟进法:别再发 “早上好” 了!这样做客户主动找你签单

108

主题

0

回帖

965

积分

‌门庭谋者‌

积分
965
发表于 2025-9-12 12: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_3 Q* s$ P; s+ C做销售的都懂一个扎心真相:客户不跟踪,到头一场空。
% P3 g" O4 Q' T! p0 o1 z" V
( d2 M. ]* F! ~: o$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经历?刚聊完客户说 “很感兴趣”,结果发了 3 天 “早上好”、5 条节日祝福,客户反而把你拉黑;明明跟了 3 个月的单子,天天问 “考虑得怎么样”,最后只等来 “已读不回”。
2 o! @! I$ }; O% E$ W
! ^, F; _5 ]! A4 c" W& s; U. S! G别慌,不是你不够努力,是没找对跟进的 “节奏”。$ [3 r6 ^( o: Y" Y

3 \; G; k5 V6 _/ b" ~我见过最牛的销冠,把 “跟进” 做成了 “客户主动催单” 的局 ——90% 的成交,都靠这 “从刷存在到促成交” 的 3 层策略,今天把干货全拆给你。8 t: }! N7 {7 A4 [

& y  M2 y- J9 |& U( o第一层:别做 “问候机器”!有感知的跟进,1 次顶 10 次
- ?7 ~6 }3 D" O7 N/ K/ @6 k) x6 h" J3 O, W) ]
刚做销售时,我踩过一个大坑:每天雷打不动给客户发 “早安表情包”,节日凑热点发祝福图,朋友圈刷屏产品介绍,总觉得 “出镜多了,客户总会想起我”。
% y* \" ]& s: o4 n2 t' L+ ?' W* P* k# _: v- l  y' R* O
直到有次跟客户吃饭,他半开玩笑说:“你发的消息我都不敢点开,怕又是要我买东西。”
0 E# O% A3 p/ G( P. F( h5 x" s* y6 C3 v4 L
后来才明白:跟进的核心不是 “你出现了多少次”,而是 “客户看到你时,能不能想起‘你是谁’”。
9 t8 T5 g% O2 g" k- D* f- u, N8 j: A; t5 @
哪怕客户只花 1 秒钟想:“哦,这是上次跟我聊过餐饮会员方案的销售”,也比 100 条 “早上好” 有用。
& D+ T" L( S4 U! _3 t1 L6 A0 u& \; |7 U! Q) X/ T3 A8 Z& P
分享 3 个我现在每天用的 “有感知跟进法”,亲测客户回复率提升 60%:- `5 A, C# y. S

- w9 p1 I; g" r行业小案例挂钩需求:给做餐饮的客户发 “上周帮 XX 餐厅做了周末亲子套餐,客单价提了 20%,想起你之前说想解决周末客流少的问题,要不要看看他们的活动流程?”(不推产品,只关联他的痛点)
$ R: E; v4 _* t4 {+ M4 x5 i0 ~# [' U2 y, `" s
补上次的 “聊天尾巴”:客户上次说 “没时间看方案”,3 天后发 “上次你说忙,我把方案里你最关心的成本测算部分摘出来了,就两页,闲了可以瞟一眼”(帮客户省时间,还能续上话题)+ n: _/ i/ u, r' A" |2 @7 N

7 I( y: b7 V, g, u6 H0 Z# q“轻钩子” 唤醒注意力:给做零售的客户发 “刷到你朋友圈发新品了,我们之前帮 XX 品牌做新品试销,首周复购率就到 35%,要不要给你分享下他们的用户调研方法?”(用他的动态切入,不生硬)/ ]# ~9 {1 m7 p$ P' ]
4 w. K6 Y7 J/ C! x9 p) s
记住:第一层的目标不是 “成交”,是让客户 “看到你名字时,不觉得陌生”。  H4 E4 b' w* q1 U8 @/ R% c

4 `+ |: h& L! |第二层:从 “推销的” 变成 “能参考的”,信任才会来/ y5 n- M7 _1 }) Q
# E( u9 Y: C3 g/ W7 I& U) _5 X! L
如果第一层让客户 “记得你”,那第二层就要让客户 “信你”。
) ?( p9 s: Z* u4 p: z. B2 T2 i  L- M
2 g" {$ Q6 x! j很多销售卡在这步:客户记得你,但你一推产品,他就躲。为啥?因为客户心里在打鼓:
- f6 j4 O% F5 s7 a) b6 a5 e( p5 F4 j7 ^; M. {. ^
“你懂我们行业吗?”“你说的方法,真的能解决我的问题吗?”: n1 y4 n  y, p$ a

) p8 r& T! ?) R; o; C销冠的破局点是:把 “我要卖你东西”,变成 “我帮你找方向”。
" T1 a) {/ h8 c
) F/ s9 o- @! ^6 t- y我之前跟进一个连锁超市客户,聊了 2 次都没进展,后来换了个思路:5 j3 W/ @+ e% G( E
9 Q4 a  s6 _" D
先给她发 “最近观察到你家门店在推社区团购,但订单集中在晚上,其实可以试试‘早鸟自提优惠’,上次帮 XX 超市做,早上订单占比从 10% 涨到 30%,还能分流晚高峰”(给观察 + 建议,不是推产品): [( U% k0 o0 {) a' g7 w

. {$ s6 G2 J* Q: R# p过了 3 天,再发 “这是 XX 超市做早鸟活动的执行表,包括怎么跟社区团长配合、怎么设置优惠门槛,你要是想试试,我还能帮你算下成本”(给落地工具,不是画大饼)) g0 x; x9 w/ h9 ^/ e& l/ |9 V

1 V7 \6 H. T7 w9 f最后说 “下周我们有个小沙龙,就 3 个超市老板聊‘社区团购怎么避坑’,你要是有空,我帮你留个位置,不用逼单,纯交流”(给轻量体验,降低防备)
0 @% p2 p+ r+ a' q+ e结果客户主动说:“你们这方法挺实在,要不先拿 2 个门店试试?”: y& W* \7 e6 `6 v6 r# o
- S- m3 O! Q( R+ E: @
记住:客户不会因为 “你说产品好” 而信任你,但会因为 “你懂他的难处,还能给办法” 而依赖你。
; U, z3 M( k% }) A. S0 j$ `& H  A* @% Q8 x2 \% E6 d% m
第三层:别催 “签单”!给个 “动起来” 的理由,客户才会接. x/ R; G5 S6 o% b: E
- @  ]( v5 X5 d9 s' y
最让销售焦虑的,莫过于 “客户说感兴趣,却一直不下单”。
. g, X4 u& `% m- m: A. d1 q! p4 J: c6 l9 J  o( s  b7 d
我以前也天天问客户 “考虑得怎么样了”“月底能不能定”,结果客户越来越冷。直到有次销冠教我:催单的核心不是 “逼客户做决定”,而是 “给客户一个‘现在动’的合理理由”。/ B9 m# Y" U9 g+ t4 V' ^

0 r; u! D6 G" F4 P' P分享 3 个百试百灵的 “下一步钩子”,比 “催单” 管用 10 倍:( @; `3 W$ J6 g2 R; W
3 Z9 V! X: ^$ Q; b
“体验式” 钩子:“基于你上次说的门店坪效问题,我让产品部做了个简易测算表 —— 你把门店面积、客流数据填进去,就能出 3 个优化方向,要不要发你试试?不用花钱,先看效果”(用 “轻体验” 让客户动起来,还能收集更多需求)8 G; ]" o5 v, _2 c

3 d: o- f% [6 D( p: W0 ?) j% R7 _“时机型” 钩子:“这个月我们有老客户升级福利,要是这周能确定需求,我能帮你申请 2 个月的免费运维服务 —— 下个月就没这个政策了,你要是觉得方案没问题,我先帮你锁个名额?”(用 “稀缺性” 给客户一个 “现在动” 的理由,不压迫)
3 w' W' v* a3 ?+ j% b$ O1 S- G5 P  B+ k; R
“缓冲式” 钩子:“要是你担心全量推有风险,咱们可以先拿 1 个门店试点,跑 2 周数据 —— 要是效果好,再全量;要是不好,咱们再调整,这样你这边汇报也有数据支撑,压力小很多”(给客户 “安全垫”,降低决策门槛)
4 w5 D! M. [* U. b8 v7 |4 z9 a0 q+ ^
上次用 “缓冲式” 钩子跟进一个客户,他当场说:“那先试 1 个门店吧,这样我跟领导也好交代。”. n  K0 W6 _3 M- h& W8 ^+ u
; ^0 Y! c, f' r& ^3 r3 Q8 Y6 i
最后总结:跟进不是 “硬凑次数”,是 “设计节奏”+ w, e  f. f% e- V) r$ r

6 o$ F' n# [, L; \- b5 C3 f很多销售觉得跟进是 “熬时间”,其实是没搞懂:跟进是一场有设计的 “推进战”,3 层一步都不能跳。
' J' N4 }0 ]  E# w2 M; c$ I* l" I4 A' n% t# }. D7 A1 y  r- S& U
第一层:让客户 “记得你”(用有感知的互动,打破陌生)
# \- p. e* S! Q$ v" ?; `! a; c6 w  t第二层:让客户 “信你”(用行业洞察,变成他的 “参考源”)9 M' {7 ?6 ~$ z) ~4 F
第三层:让客户 “动起来”(用合理钩子,降低决策门槛)
4 m" I3 ~3 s- O4 O! K9 I& K
. y9 H5 H1 H) T+ L* A' {" d8 Z下次再跟进客户,别再发 “早上好” 了 —— 试试这 3 层方法,你会发现:客户不是不买单,是你没给对 “买单的理由”。4 X( e7 F; P" G  r8 S
/ }+ O# b, D+ P; h6 y
最后问一句:你跟进客户时,最头疼的是 “客户记不住你”,还是 “客户不行动”?评论区聊聊,我帮你出主意~
+ c3 l) |* n- l% q8 O! H  G' ]
0 Y4 E8 |6 k.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