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 回复 0

罗永浩精心设局,西贝会上钩吗?

108

主题

0

回帖

965

积分

‌门庭谋者‌

积分
965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两天,罗永浩又搞事了!
! ^4 m, i' c6 z0 F( x" K7 K5 h  O2 s- K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放话 “一定要起诉罗永浩”,连说三个 “一定”,态度强硬得像是要掀桌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罗永浩真的只是随口吐槽,还是另有预谋?

6 m0 r6 ?: L: K1 }5 D! `# a+ H
故事要从 9 月 10 号说起。罗永浩和同事下飞机后去西贝搓了一顿,转头就在网上开炮:“好久没吃西贝,这次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希望国家早点立法,让饭馆必须注明有没有用预制菜。”
8 H. j3 t+ ^5 ]/ d5 B5 ~% o+ X
这话像颗炸弹扔进了油锅。9 月 11 号,贾国龙立刻炸毛回应,先承认餐饮行业不回避 “预加工菜品”,但马上急着划清界限:“我们不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定义,按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100% 不是。” 最后还狠狠回怼:“罗永浩说‘全是预制菜’,这太恶心了!”
/ V; `7 e$ w0 B% Q+ n
这里的关键矛盾点,藏在 “预制菜” 的定义里。国家六部门早就明确:连锁餐厅中央厨房自己做的菜,哪怕是提前做好配送的,都不算预制菜。西贝也强调,牛大骨是每天现煮的,莜面是现场手搓的,只有馒头之类的主食才是中央工厂送的。但罗永浩抓住的是消费者的直观感受 —— 菜是温的、有隔夜重烤味,这不就是加热一下就端上来的预制菜吗?

. `7 p8 A/ @- z4 `+ N; C& S
更妙的是罗永浩的操作:直接悬赏 10 万元征集证据。网友立刻扒出西贝的 “小牛焖饭牛肉包”,包装袋写着 “非即食” 却明明是熟肉,这不就是中央厨房做好加热就能吃的成品?罗永浩这步棋,明着是较真,暗着是把火烧向 “标注问题” 这个行业痛点。

) S/ `; ]- `; \  y5 E
从法律角度看,这事更像罗永浩精心计算过的。根据《民法典》,告名誉侵权得满足两个条件:捏造事实 + 故意坏名声。罗永浩的话分两部分:说 “几乎全是预制菜” 是事实陈述,喊 “太恶心了” 是情绪发泄。

) Z7 \* t! n! N, |$ d- P) ]& c) }
之前有类似案例:有人吐槽商家预制菜没标注给差评,法院判消费者不侵权,还强调 “商家得容忍合理批评”。但要是故意造谣就惨了,有个博主乱发 “避雷帖” 被索赔 5 万。罗永浩老江湖了,既抓着可能存在的事实漏洞(比如那个牛肉包),又用情绪化表达打 “消费者监督权” 的牌,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5 x0 F: ?, ~. `3 N
最值得细品的是罗永浩的 “流量套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大哥最擅长用争议当燃料。做手机时喊 “东半球最好手机”,直播带货讲 “真还传”,每次都靠敢说引话题,最后把流量引到自己的新项目上。
* A( B! e/ X! E
巧就巧在,他最近刚和康师傅合作推出高价泡面 “特别特”,3 桶卖 39.9 元,还吹成 “九年磨一面”。可惜市场不买账,弹幕全是 “太贵了”“不如点外卖”。这时候跟西贝撕起来,可不就把 “预制菜 vs 现做”“高价值不值” 的话题送上热搜?网友吵得越凶,他的泡面关注度越高,这算盘打得隔着屏幕都能听见。

. i; G, H+ c) O0 D/ w# V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西贝真会起诉吗?起诉就意味着要公开后厨流程、菜品来源,等于被罗永浩带着全网 “验厂”。就算赢了官司,可能输掉消费者信任;输了官司更惨,等于承认有问题。
; `# F$ |9 n+ I. X5 [- d
罗永浩这边呢?赢了能立住 “消费者卫士” 人设,输了也能卖惨说 “推动行业进步”,顺便把流量全导去卖泡面。无论西贝接不接招,罗永浩都稳赚不赔。
- K7 Y3 W# \- g5 i( t4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