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 回复 0

鬼谷子最阴险的谋略,可钓天下之人为我所用

565

主题

1

回帖

227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9
发表于 前天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鬼谷子有一个最阴险的谋略,就是今天我要讲的鬼谷子七十二术当中的第二十二术 —— 飞箝破敌。它讲的是用什么方式能钓来全天下你想钓的任何人。这在《鬼谷子・飞箝》篇里是这么说的:“立事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词、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箝而东,可箝而西;可箝而南,可箝而北;可箝而反,可箝而复。”
; Y' ]% f1 y! @! v7 s! |) D" p' n0 X% G' r; P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历来都是用弯钩在水中钓鱼,而姜子牙却将其发展为用直钩离水面三尺钓鱼,结果钓来了周文王,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鬼谷子则将姜子牙这一钓鱼之术进一步升华,把钓鱼之法从有形推向无形,形成了 “飞箝术”。它主要有四种核心方法:就是 “鱼塘”“鱼饵”“鱼钩”“鱼竿”。5 ~8 k0 x- _( W

! J5 C4 @+ ~2 z7 L- [( [首先,要钓鱼就得先找到 “鱼塘”。鬼谷子认为,钓鱼的核心逻辑在于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比如帝王需要肱股大臣、贤人名士,希望招来天下 “千里马” 为自己效力;有梦想的寒门学子,希望能登堂入室,获得一个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平台,所以他们需要推销自己,也需要明君赏识;布衣百姓则希望有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这便是每个人心中不同的 “鱼塘”,只不过 “鱼塘” 有大有小罢了。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孔子心中的 “鱼塘”。$ U* f0 ^  m5 g/ }+ {% x- p
8 q2 S* Z, f0 u, U
如今社会,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是 “钓鱼高手”。因为他们手中有更多资源,希望招来优秀的合伙人与管理者,一起发财致富。明白了每个人心中都有 “鱼塘” 后,接下来就要思考 “鱼饵”—— 鱼饵主要分两大类、四小项:两大类便是人的本性 —— 贪婪与恐惧;四小项则是财富、宝玉、美女、梦想。' H  _9 E' ?' C4 X1 Y1 ?4 X) v1 J- t
) c: k$ j4 Z* p, C+ H- }: ^5 K  v
贪婪几乎能吸引所有人靠近 “鱼饵”;而恐惧,则能让所有人不得不 “上钩”。极端点说:如果面前有一坨粪便,让你吃下去,你会吃吗?给你五万,吃不吃?十万呢?五十万、一百万、五百万、一千万呢?这便是利用人性中的贪婪,我相信随着金额不断增加,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选择吃。但仍有一部分人不会同意,可如果拿枪顶着剩下这部分人的脑门问 “吃不吃?不吃就开枪”,那几乎所有人都会 “咬钩” 了 —— 这就是利用人性贪婪与恐惧的方式。
( G5 _- D. w8 s3 O1 \: m  J( x; z
再比如张仪,他在最落魄的时候,苏秦为了让这位同学在秦国为自己做卧底,专门派了一个人暗中资助张仪:张仪去秦国一路上的路费、住店的钱,全是苏秦安排这人支付的;到了秦国后,张仪打点朝中高官、拜见秦惠文王的费用,也由苏秦安排的人承担。最后,张仪成功见到了秦惠文王,后来还当上了秦国宰相。这时,这个人才告诉张仪:“你这次所有的费用,都是苏秦帮你出的。” 张仪这才明白,自己早已被 “钓” 住了。他说:“只要苏秦还在,我就不会攻打魏国。” 因为当时苏秦最怕张仪攻打魏国,破坏自己的合纵之策。同时,张仪也因为自身有能力,才具备被别人 “钓” 的资格 —— 这就是我们讲的 “鱼饵”。
$ T# \2 u6 ]. f8 O% D
+ o1 P* J+ |" _1 c3 b. T有了鱼饵后,就要用 “鱼钩”。鬼谷子告诉我们,最好的 “鱼钩” 就是口才 —— 口才是最实用、最便捷也最厉害的 “鱼钩”。所以鬼谷子说,“游说” 就是 “鱼钩”,这个 “鱼钩” 分三个部分:
; P, G* Q; L2 _# q2 _3 @
& ]$ R! {2 ~: O1 Z. q第一部分是 “知彼知己”—— 既要了解自己的情况,也要了解对方的国情、民情(若是针对企业,则了解企业状况),这是基础;不了解情况,又能说什么呢?所以 “知彼知己” 是 “鱼钩” 的主体。1 M7 z. x4 U4 N- {

  J. S& h% s. |, I第二部分仍是游说 —— 游说时要学会 “开空头支票”,不断诉说并放大自己的梦想与主张,而这些梦想与主张,就是 “鱼钩” 的弯钩部分。6 Q* X& S! ~+ J3 Q
- Y! h* m5 `4 z  G
第三部分,则是找到对方的 “痛点”,利用其贪婪与恐惧 —— 搞清楚对方喜欢什么、最怕什么,这便是 “鱼钩” 上的倒刺。找到倒刺后,他爱什么就给什么,他怕什么就放大什么,这样才能真正牢牢勾住对方。4 o7 ?. [- s/ O2 D% ^+ w5 r
% k' k- M7 ^, A' a) V0 ]- W
其实苏秦游说六国之所以能成功,他的 “倒刺” 就是告诉这六国:“你们都会受到秦国的侵略,若不联合,终将面临亡国灭种的风险。” 正因如此,这一 “倒刺” 让六国一旦 “咬钩”,就紧紧不放,最终六国共同聘请苏秦为国相,原因便在于此。& e% _, n( f! Q- R7 \0 b
, K, y" t. D* O+ R: U3 }/ Z
“鱼塘” 找好了,“鱼饵” 上好了,“鱼钩” 也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怎么把 “鱼竿”“飞” 出去呢?这里的 “飞”,就是《飞箝》篇中 “飞” 的含义,“飞” 有两种方式:5 G. X4 M/ h$ s" o5 p

, o; G6 a  k/ k2 f( G第一种是通过做些特别的事,或是拜名师,让自己出名。比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他们出山后都标榜自己是鬼谷子的弟子 —— 师出名师,别人自然会认可。再比如现在的郭德纲,若是当初没有拜在侯跃文门下,恐怕现在还在为温饱奔波。所以,要让自己即便身处江湖,却能名满天下,这样自然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刘备三顾茅庐,就是被诸葛亮 “飞” 来的;曹操与荀彧也是如此,荀彧最终成了曹操的第一谋臣。/ R  Y% v! B5 O/ n- _' o
, H# F; @! F( l3 i# J8 [
第二种飞法,是用自己的口才去赞美 —— 通过隐喻或直接的方式赞美对方,同时观察对方的爱好与弱点,以此抓住对方、说服对方,让其无法逃脱,只能为自己服务。比如唐僧,他是怎么 “飞” 来孙悟空的呢?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想出来只有一个办法 —— 让唐僧揭掉压在山上的符咒,救他出来。救孙悟空出来后,唐僧还要能管住他、钳住他,这就需要紧箍咒 —— 这个紧箍咒,就是鬼谷子所说的 “箝”,也是 “鱼钩” 上的倒刺,这样才能让孙悟空无法逃脱自己的掌控。
: b' a- F9 ?+ Z' d* y3 M3 C3 F% v; y) e9 U
所以鬼谷子所说的 “飞箝破敌”,就是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局势,让对方(无论是个人、集团、敌国还是手下)不得不受我的胁迫与控制。一旦对方无法摆脱这种局势,便能无往而不胜,钓来天下人为自己服务。
) e5 L2 d0 S9 R" Q3 G( I; m
4 w0 N6 L6 s  t! s$ p9 L* ~" `1 d4 L) H7 A% T$ O3 u* S! y(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