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 回复 0

为什么从事技术的人普遍都比较难沟通?

577

主题

1

回帖

233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33
发表于 2025-9-8 11: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看到自己之前记的技术沟通吐槽时,忍不住笑了 —— 木讷到接话能冷场、做着需求突然 “消失”、QQ 消息像石沉大海,这些场景我这几年做产品设计时也碰到过不少。但聊得多了发现,“技术人难沟通” 更像个 “双向错位的误会”,不是真的 “人有问题”,而是大家站在不同的 “沟通坐标系” 里。
, H: i0 u0 F5 V* T) ?0 B! @9 ~3 r& x% e
先说说你提到的三个现象,其实我问过身边几个做技术的朋友,他们的 “难沟通” 背后藏着挺多无奈:
5 _# M  Z+ q9 K3 Q1 b, _! g# e) m9 F! ]/ N0 I! P7 k
比如 “木讷没礼貌”,有个后端同学说,他每天对着代码改 bug,思维里只有 “逻辑对不对”“能不能跑通”,突然被拉去开会聊 “用户感受”“进度细节”,脑子得先从 “代码逻辑” 切换到 “语言逻辑”,反应慢半拍就容易显得 “没礼貌”—— 不是故意怼人,是真没意识到 “这句话听着不舒服”。
; v6 z- q. ~: L! E) C
& [: ]7 Q' b+ z9 [3 P, k再比如 “不主动说进度”,我之前对接个前端,他中途停了需求去改另一个 bug,没跟我讲。后来聊起,他说 “觉得改 bug 是紧急且临时的,等解决了再继续做你的需求,没必要中途打断你”—— 技术思维里 “结果优先”,却忽略了需求方 “知道进度才安心” 的诉求。
" E; J, o: [  Y
# z) e- l  f2 m' h2 f- r至于 “不回 QQ”,更常见的是 “沉浸式工作”:对着屏幕调接口、找漏洞时,消息弹窗会打断思路,他们习惯 “把手上的事做完再统一回消息”,却没考虑到对方可能在等回复推进流程。% Z* e1 m& ^9 |! O2 _# ]
  L( g$ P/ |& P
但反过来想,沟通从来不是单向的 —— 就像你遇到的甲方大佬,他提 “又强又轻又便宜” 的材料时,其实也是 “不会沟通” 的:他的核心需求是 “减重 + 提强度”,却用 “不可能的技术指标” 包装了需求。如果当时你直接怼 “这不是人话”,事儿肯定黄了;但你做了 “沟通翻译”—— 把他的 “异想天开” 拆成 “用特种钢降厚度、保强度”,反而成了双赢。6 u6 u. @/ v) f# d$ h4 M- z/ h% h5 f

! e$ j5 }$ M- N1 [/ s) U- B这其实点透了 “技术沟通难” 的核心:双方都在用自己的 “专业语言” 说话,却没做 “翻译”1 H. W% }# w6 v" \( r" G) n1 l
8 n# e( S- L, ]  }9 ^* ^
技术人习惯 “用逻辑和结果说话”,需求方(比如你我)习惯 “用感受和过程说话”,比如:
) v8 s, E5 A' U( A% X5 q  A: c& f/ J6 H- ^! Z8 `# R) v
  • 需求方说 “这个功能能不能快点?”,技术人可能会想 “‘快点’是多久?今天还是明天?优先度比手上的 bug 高吗?”;
    , q$ p7 v+ _6 S* w' `  _& |4 A
  • 技术人说 “这个接口要重构,得三天”,需求方可能会慌 “重构是啥?会不会影响现有功能?三天后真的能好吗?”。
  • 1 n% x$ d$ K0 ~- |6 B
如果想减少这种错位,其实两边都能做点小调整:" s- i. o& A( R/ m, I9 f
7 |# @4 d2 l4 U9 Q3 ?
对技术同学来说,不用学 “油嘴滑舌”,只要多补一步 “信息同步”:比如做需求时,每天花 1 分钟发句 “今天在调登录接口,明天能联调”;临时改任务时,说句 “刚接了个紧急 bug,你的需求会延后半天,我处理完马上回”—— 不用多复杂,却能让对方少很多焦虑。7 _% J4 V, V; g% y! C% ]

# Q) {2 ~3 C* F* H; ^( G对我们需求方来说,也可以多给点 “沟通锚点”:比如提需求时不说 “快点”,而是说 “这个功能下周三要上线,你看能不能排优先级?如果有困难,咱们可以先砍次要功能”;发消息时,如果不是紧急事,加句 “不用马上回,你有空时说下进度就行”—— 给技术留够 “不被打断” 的空间,反而能减少 “不回消息” 的情况。( G; N8 W) R9 j
/ g# h0 b3 u& g: w- t0 t' I: {) k
其实我身边也有沟通特别顺畅的技术:有个后端会主动说 “这个需求我评估要 5 天,其中第三天要等设计图,到时候可能要跟你确认细节”;还有个前端会把 “技术难点” 转成 “用户能感知的影响”,比如 “这个动画效果如果要做,加载速度会慢 2 秒,你看是保速度还是保效果?”—— 他们不是天生会沟通,而是懂了 “沟通的本质是对齐认知,不是比谁更专业”。  ?% a, q8 E# B  j" ?6 X2 \$ `

6 r6 b$ M% D& K$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遇到过哪些 “技术沟通崩溃瞬间”?是怎么解决的?不管是技术同学还是需求方,都来聊聊 —— 毕竟把 “错位” 聊透了,下次合作才能少点糟心,多点顺畅~# S0 D* w1 A; R' E$ o7 r/ A

6 C* T# f" g  C$ u. `7 v! t; w% l$ ]' |5 i: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