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 回复 0

大学生创业怎么建设自己的团队?

577

主题

1

回帖

233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33
发表于 2025-9-23 1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带着团队拿挑战杯全国银奖时,我曾以为 “凑齐靠谱的人” 就够了 —— 直到后来帮 3 个学弟团队避坑时才发现,大学生创业组队,比 “找对人” 更重要的是 “找对组队的方式”。今天把亲测有效的 5 个建议整理出来,帮你少走我当年踩过的弯路。
$ H4 A9 _1 w  ]8 }3 r; d; J' h3 \6 |+ Q
1. 找 “三观合” 的,但别找 “关系铁” 的
0 _+ o* }6 O1 ~4 q  T; d( c2 Y$ V9 a
我第一次组队时,拉了同宿舍 3 个好兄弟 —— 结果项目推进到一半,因为 “要不要接小单赚快钱” 吵到冷战:我想聚焦长期口碑,他们觉得 “先活下去再说”。后来才明白,创业合伙人的核心是 “共识”,不是 “交情”。
, O4 h8 v! o4 _( Q! N% T( n
( b8 _9 _" q; U靠谱的标准很简单:聊 3 个问题就够了 ——! Z9 V, \4 x; d; P& x$ V

, l* R$ Z& `3 u( x/ [① 你觉得这个行业 1 年后会是什么样?(看行业判断)
: x6 ?* ?- q, h5 ?/ S. z/ l4 W) ]7 ?. _3 W, r0 z
② 如果前 6 个月不赚钱,你能接受吗?(看抗风险预期)0 s9 R+ E+ D% r7 I
8 |6 E& h6 x2 D, N
③ 遇到分歧时,我们听谁的?(看决策共识)1 ^+ v2 M4 l! w7 E- `; I- q
8 |  s1 p1 D/ s/ W
这些问题聊透了,哪怕是社团里刚认识的同学,也比 “靠义气凑一起” 的兄弟更稳。反观我后来的银奖团队,成员是比赛中认识的不同专业同学,没什么私交,但每次讨论都能 “对事不对人”,哪怕吵到面红耳赤,转天还能一起改方案。
2 k9 |' ^' `# b/ _' d
! i3 f; Z) v( s6 i+ c; N8 ~' p2. 要 “有激情” 的,但别要 “太鲁莽” 的0 D# R' r/ D0 w- z1 y
/ ]/ o0 X3 j9 p0 r
大学生创业最宝贵的就是 “敢冲”—— 我当年为了赶比赛提交,带着团队在实验室熬了 3 个通宵,把产品 demo 从 0 做到能演示,这就是激情的价值。但去年有个学弟团队,凭着一股劲没做市场调研就上线小程序,结果用户根本不买账,3 个月就耗光了启动资金。0 C! I/ h- E( h3 Z. N

+ r# g' L: Q7 d5 p+ L6 F判断 “激情” 还是 “鲁莽”,看一个细节:他聊项目时,是说 “我觉得这个肯定火”,还是说 “我查了 3 个竞品,我们的优势在 XX,测试过 10 个用户,他们说 XX 地方要改”?) [+ [& D5 p! ^# u" x0 J

  N0 e* t4 q. ?  z激情要落地在 “调研” 和 “试错” 里,不是靠一腔热血硬冲。0 V% T! \" F1 m6 o; T, f
0 E6 s- g( p# Q3 m  B, V. x, f
3. 不管谁出钱,一定要定 “唯一核心”/ L& G4 r9 d  h( |' \
. @8 k5 h0 T- o% s* A2 S
我见过最可惜的团队:4 个人各出 25% 的钱,约定 “凡事一起商量”—— 结果每次做决策都要投票,从 “要不要租办公室” 到 “要不要招兼职”,光讨论就耗掉半个月。最后项目黄了,还互相埋怨 “你当初不坚持”。
" O( h) Z- W/ \) l' q4 F
- I7 y8 m  j  |/ Q% [这里一定要划重点:创业不是 “大锅饭”,控制权比 “公平” 更重要。
' J; R  a7 i# ^" |3 z
. R8 @, ^. ~: m  z& c- w哪怕有人出钱多,也可以约定 “他分更多利润,但决策听核心人的”—— 就像京东早期,刘强东持股不算最高,但他是唯一核心,才能快速拍板做决定。我们当年的团队,虽然我出钱最少,但因为我一直盯产品和市场,大家默认我是核心,遇到分歧最后听我的 —— 反而少了很多内耗。
0 }: ^+ \9 \% N+ K0 d- A4 l
) H9 ?3 ^- K0 N9 q4 F4. 一定要有个 “能搞资源” 的人7 \3 e: h# l* V' H! p
# _0 p  R$ u. T) V! F
别觉得 “资源” 就是找投资人 —— 对大学生来说,能搞定 “小资源” 的人,比能拉来大钱的人更有用。; y) s8 e: u9 m
% K, B1 c3 _. i3 e: W, U# `
我当年的团队里,有个学行政的同学,能跟学校保卫科沟通,让我们在食堂门口发宣传册;还能联系学院,借到免费的会议室做用户访谈。就靠这些 “小资源”,我们没花一分钱就完成了初期用户积累。
! e& U" ?" j3 K. ?& O2 `. {/ v" A- z6 K; \) e) t4 C. W
你组队时可以问:“你手里有没有能帮项目落地的资源?哪怕是能对接本地商家,或者会做新媒体引流。” 没有资源的团队,很容易卡在 “从 0 到 1” 的第一步。
* L3 e7 }2 f* a3 w
  z3 Y, z5 i# z& z" I5. 拉一位 “过来人” 当顾问/ v* ^# W. [/ n* |, a+ d$ c: Y

3 C  U- @  Y. n! n0 ^& V大学生创业最缺的不是冲劲,是 “避坑经验”—— 比如我们当年不知道要办营业执照,差点被认定为 “非法经营”;后来找了一位毕业 5 年、开过工作室的学长当顾问,他一句话就帮我们理清了流程。
$ B  e* M) G5 Z* y8 ]. n
# g/ b% D3 B, J( d  h这位 “前辈” 不用全职加入,哪怕每月跟你聊 1 次就够了:可以是你的专业课老师(尤其是有企业经验的),也可以是校友群里的创业学长。他们踩过的坑,能帮你少走至少 3 个月的弯路。
" E4 H! }& k  W; F' O" G" W$ v% v$ z6 y' w0 Q% N( }+ X
最后想跟你说:大学生创业组队,不是 “凑齐人就出发”,而是 “先想清楚怎么组队,再找对的人”。当年如果我早懂这些,或许能少走半年的弯路。如果你已经有组队的想法,不妨先对照这 5 点打个分 —— 要是有拿不准的地方,也可以在评论区跟我聊聊你的情况~
2 _/ \9 }, g& E
+ i; ]8 }" x# {# A' i4 x7 E4 `8 R  l/ Y0 }3 P- @) M8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