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说: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这是最为清醒的自觉,洗尽铅华总是比随意涂脂抹粉来的漂亮。所以做能做的事,把它做到最好,这才是做人的重要。
: `# u" B' n' |7 f. M: H; k. r) [* o0 E: R" U
首先要明白谁是“话事人”
* i2 |: V/ ?; g. x5 h0 i; J/ q) H1 g! {! d- F5 }
“话事人”是广东话,就是说了算的人。你要先明白你在这个事或者这个场景里是不是话事人,明白了身份位置,与人交往中就会很丝滑。icu病房的管床大夫最清楚一个家庭里谁说了算,因为那里面躺着的生死未卜的人的命就在这个话事人手上,如果床上躺的是婆婆,儿媳妇这时候就不要多嘴,人家血亲们讨论,你做好后勤就好了。如果床上躺的是手足,也不要多嘴,人家儿女说了算。有一次,里面躺着老头,外面老太太就赶紧跟儿子通话请示,她跟大夫说,这个事人家是最亲的,我决策错了,儿子恨我一辈子。
5 m1 Z; f" v0 d& a& H* V6 P/ Q
0 ]8 x. S; L/ n6 U. y我喜欢一位作家,叫铁鱼,他小时候跟人打架结仇,就请了个话事人来说和,这个话事人一定要比双方江湖地位都高才行,双方才服气。
" [; I( m$ w9 t& Q8 l9 L/ y/ f$ C/ q5 P' E, n; M9 K
清楚自己位置的人没什么表达欲望。有一次我和男友去他家过年,他家属于当地混得不错的人家,亲戚们过年都是混在一处玩,有个表弟出镜率很高但存在感很弱,比如搬东西、支麻将、送人送东西都是随叫随到,但他基本不怎么说话。后来他要考申论我就给他辅导学习,才发现这个小孩不简单,他心里非常有数:在姨妈家,他就是个劳动力,姨妈随便挂什么灯笼做什么摆设都跟他没关系,他只管干活,在父母家他爸掌家也没有他说话的份儿,在他女朋友家他就管陪着未来岳父喝好,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很清楚他总能等来自己做话事人的那一天。饭局上不闹笑话是每个年轻人的必备技能,知道座次、位置、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该提的不提,不该接的不接,实在是个添头就埋头吃饭,别怕话掉地上,大佬们有自己的重要事儿聊,没人听你一个小透明显摆。底层也有人际生态系统。我闺蜜跟我讲,她好喜欢看陈年喜(爆破工人出身的作家)的书,他真的有才华,只是困在了社会底层,限制了发展。( \ h! D8 a/ q% U: ^6 f
* \9 \, }' r0 s+ Z5 b T我说,我跟你理解有不一样的地方,陈年喜是我老乡,我们那里是很讲究乡土文化的,别看是所谓底层,那也是有强调、有生态系统的,这个生态系统里有话事人、明白人、普通人、鲶鱼、老鼠,陈显然是生态系统里的强者,他以自己的出身做爆破工这个工作已经是很好的就业眼光,就像现在985都想进大厂高薪。他通人情世故,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有个啥事能叫几十个人,你即使年薪百万也未必有这样的人格号召力。乡土社会也是排座次的,人心都有一杆称,谁什么份量,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数。乡贤文化是排座次的文化。费孝通先生写的乡贤文化就是了解传统社会的一把钥匙:4 t! L |* O6 A3 K0 p
1 ~/ M9 q9 h/ B) W* X% c0 J7 L乡贤就是乡里的能人,有钱有权有文化有地位,当然这四样是相通的,懂的都懂;我去看山西的王家大院,大房是做买卖的,二房是做官的,三房是一方圣贤读书人,看看房子的雕梁画栋、高墙大院就知道他们的底层逻辑是有钱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贤始终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乡贤并不像官员那样拥有钦命的权力,却拥有基层社会赋予的天然权威。在传统社会,官、绅、民三中社会力量中,乡贤是官与民之间发生联系的中介“唯地方之事,官不得绅协助,则劝诫徒劳,绅不得官提倡,则愚迷不信。”这个乡贤就是约定俗成在乡村这个小生态里最有威望的人,也许是最有钱最有权也许是最有道德文化,而且他本身就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 f) t* ~* \; k% r1 p6 Q' M
* X9 Y0 l3 q5 z: D7 f0 E: q, y他是一个中间人,做得好就是刀切豆腐两面光,做不好就是老鼠进风箱两边不是人。比如人家小门小户人家打架,让你评理,你就要清楚在你这个位置上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要冠冕堂皇,还要入情入理,最重要是利益上摆的平。给予别人意见建议是默认自己处在高位。为什么大家不喜欢别人给自己随便提建议?因为接受建议默认处在地位。喜欢给别人提建议的人,看似是帮助别人,其实是在显示优越性,默认自己比别人更加睿智、更加有阅历、更加有见地、更加位置高。征求意见稿就是这么来的,默认我不比别人高,所以除了书面征求之外,我不随便提意见建议。有的女孩子人缘好,就是因为她清楚自己的定位,不随便给别人意见建议,比如她知道自己只是女朋友,所以不去干涉人家男孩过年亲戚怎么走动,比如她知道这件裙子也不是她穿,所以闺蜜不问她是否好看她也不说。一个人不说自己位置以外的话就能免去很多麻烦事。
+ a, I" t) ~# Z/ T
! E+ k1 v1 Z% N" D位置就是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中年女抱怨:我老公就是心疼自己妈,不管他妈怎么作妖,他内心还是站在他妈那一边。中年男抱怨:我跟上司出了那么好的主意,他就是不采纳,提都不提一嘴,真是没有见识。未成年抱怨:我爸妈喜欢控制我、干涉我、教育我,不理解我,我好烦恼。年轻人抱怨:我女朋友总喜欢查我手机、粘着我,我好烦恼。上述抱怨都是言行与位置的不匹配造成的:中年女作为传统家庭观念里的媳妇,你就是个外人,认清这个位置,是不是很多事情就好理解了:
& F" F1 [0 _ u
4 Y3 Y# W& F. X: Q& P+ ^1.疏不间亲,伦理上(这个在年纪较大的人中间不接受反驳)他就是妈比你亲,你可以再娶,他妈就只有一个。
m: z8 h, O. @1 l$ E8 G0 ?( M5 z$ ?* c' `9 d) `% M8 ^. A
2.妈妈和老婆先救谁?对男人来说,是选做题不是选择题。3.你指责他妈也会被他当成是对他的冒犯,很多男性在心理上是没有跟妈妈分离的,还是共生状态,你说他妈就是说他。中年男作为一个在单位没啥份量的人,你就是有天大的好主意,那也困于你那卑微的身份,这就是现实,不管鸡汤给你怎么灌,怎么给你励志榜样,现实就是大家就认金字招牌,就认职位职级。一个会上什么人说什么话都是有讲究的,意见建议是能乱提的吗?1 \- m( H: a, t: S+ i0 u% G
" Z2 ?* \; c) C3 _ J. J主持人、召集人、讲话人、研讨发言人,你说什么不重要,你怎么说比较重要,你得说符合你身份的事儿,就是你是第一责任人的那些事儿,别人的工作内容你不能染指、高层的战略布局你别瞎说,中层的上传下达你也别越级,那你就踏踏实实说自己手头上干的这些内容。还记得任正非说他公司有个小伙子写了万言书给他建言献策企业发展,任正非看都没看,非常不吃这一套,他是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总,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以为是写策论吗?0 z, N1 T' e9 j
! t7 [9 k1 i! u/ J. Z
为什么古代一些寒门才子最后在官场上发展都不怎么好,因为他们的起点太高了,参加殿试的人是天子门生,这金子招牌,写的都是忧国忧民的理论,那家伙,高得能让人精神恍惚,就有点像那个出事的言必称政要是自己朋友的优秀英语主持人,有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劲头儿。爽点太高,低估了人生游戏的难度,后面打怪升级水平明显后劲不足。这还是对自己定位不清晰,家世尚可、才华无双的王维都力不从心的地方,桃花潭水深千尺啊。
& d" B* @* \; {" A( u% h4 I+ M" n7 b% M: h
人家几代人的积累,你想凭借寒窗二十年就颠覆,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公交车上一个座位的利益大家都不肯让出来,还别说其他真刀真枪的利益呢?未成年抱怨父母要听郭德纲相声说的:有辙想去,没辙玩去。
, C' Q& U* X1 a* h: V! }. _/ u1 n* e4 _: x. C$ R/ F
你父母供你吃喝啊,这是基本盘,别管外面育儿心理学说的山响,他们不用养活你,你的饭辙还是父母说了算,这就是命门,你实在憋屈,好好想办法快点离开他们是正解,你们身份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你们根本没有公平对话的机会。年轻人抱怨女朋友,你的位置就是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供给者,你图人家女孩的不也是这些东西嘛,成年人要有对等思维,也就是知道要得到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东西去换,情绪价值、物质价值你至少提供一样啊,你享受了人家最好的时光,浪费自己时间和自由也是代价啊,别说什么男生也是浪费最好的年华之类的话,要看土壤,明白吗?巴黎老太太70岁还能约会呢?我们女生恨不能30多岁在婚恋市场上都被鄙视了。2 S- m& q8 |( B; `9 a( K/ V
; d z) f: |9 o1 S$ W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答非所问就是回答敬而远之就是不喜欢闪烁不定就是撒谎冷战就是不怕失去——稻盛和夫1 C) h% ^, c# a% G- _' H7 |4 t
# z8 R8 l9 `6 t$ l/ b6 w6 Y7 P4 Q.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