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 回复 0

非典型创业者聊创业:这10个风险不避开,再努力也白搭(附应对干货)

514

主题

1

回帖

20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001
发表于 昨天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也是一枚踩过坑的非典型创业者。最近总有朋友问:“想创业但怕踩雷,到底该提前防哪些风险?” 其实创业不是 “赌一把”,而是 “算清楚”—— 哪些风险能控、哪些要躲、哪些损失扛得住,想明白这些才敢动手。今天就结合我的财务专业和实战经历,聊聊创业中最容易栽跟头的 10 个风险,每个风险都附具体应对方法,建议收藏备用。) W& T# D, _0 g" }/ e6 a6 K3 J3 p

; a- w9 |5 m) a风险一:项目选择 “拍脑袋”—— 兴趣≠市场, K/ {' w5 c9 ?% L7 R
8 J% ~4 P- `& n5 `; [
很多创业者(尤其应届生)容易犯一个错:凭 “我喜欢” 选项目,比如觉得 “我爱吃甜品就开蛋糕店”,却没做市场调研。我见过最可惜的案例:有人跟风开网红书店,没算过周边 3 公里内已有 4 家同类店,开业 3 个月连租金都赚不回,最后低价转让设备。, a' v- f3 ?, l% x! G
应对干货+ n8 B- G1 b) U
  • 用 “财务思维” 做调研:先查目标行业的 “平均毛利率”(比如餐饮一般 15%-25%)、“客单价区间”,再算自己的启动资金能撑多久;5 z& _  t8 E; e& |
  • 新手别贪大:优先选 “轻资产 + 高周转” 项目(比如社区团购代运营、小语种线上课),避免一上来就投房租、设备的重资产坑。
    ( n, M! [9 o$ k# r
5 b, N% f; O# m% x" m+ i
风险二:缺乏创业技能 —— 纸上谈兵终是空
2 p: r/ `" \; s9 x9 q) E! M3 B, r7 Q
我刚创业时也踩过这个坑:拿着写得漂亮的商业计划书,真到谈供应链时,连 “账期” 和 “预付款” 都分不清,差点被厂家坑了定金。很多人觉得 “懂技术 / 懂产品就行”,却忽略了营销、管理这些 “落地技能”。$ d8 [" j; u; y8 M, a# [6 S! e
应对干货
! L( a% I( ~; A' k& V
  • 先 “卧底” 再创业:去目标行业的头部公司实习 3 个月(哪怕做助理),重点学 2 件事 —— 怎么谈合作、怎么控成本;
    6 M# w! J: q' A3 P
  • 会计出身的优势别浪费:自己做简易财务表(现金流水表 + 利润表),每周盯一次,比只看 “卖了多少货” 更能发现问题。; o6 j, _- ^1 h" E8 H. v

8 G/ I4 v4 E  _9 s8 ~1 d/ K' g风险三:资金风险 —— 现金流断了,一切归零8 G! h7 v) {, z1 w# X
1 }7 y* ]0 U0 O% w
这是我见过最多初创公司倒闭的原因。有个做电商的朋友,旺季前囤了 50 万货,结果物流延迟 + 平台回款慢,到发工资时账上只剩 2 万,最后只能裁员关店。记住:创业不是 “赚钱”,是 “先活下来”,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
. Z5 P' y1 G" l  z% l1 ^7 I应对干货
: z0 m9 A5 l3 f0 \6 g
  • 留足 “安全垫”:启动资金至少分两部分 ——60% 用于运营,40% 留作应急(至少撑 6 个月);$ t7 a3 |( ?1 R
  • 拓展融资渠道:除了自筹 / 借贷,会计背景可以试试 “政府创业补贴”(比如天津对大学生创业有税收减免)、供应链账期(和供应商谈 “卖完再结款”)。
    6 B) }& y5 f% J* k" F8 e) a4 A

# p( t: v: u/ S& h7 R! s2 {6 n风险四:社会资源 “空口袋”—— 没人脉,寸步难行6 ~8 c* F  w3 m) {

, o8 t1 Y2 V$ F- O5 G' N4 g0 |& f创业不是单打独斗:开餐饮店要找靠谱的食材供应商,做线上项目要认识流量渠道,这些都需要资源。我刚做财务咨询时,连个客户都没有,后来去行业展会当志愿者,帮参展商整理财务数据,慢慢认识了几个中小企业老板,才接到第一单生意。
, p' a# L7 w2 x$ H% E应对干货/ k* C, d0 o8 ?5 T$ H0 p8 \
  • 从 “弱关系” 入手:别总想着 “认识大老板”,先链接行业里的 “中间人”(比如供应链中介、行业博主),他们更愿意帮新手;) Y2 I) v9 h0 n8 |0 ^6 z9 P. e; v
  • 用专业换资源:我是会计硕士,会主动帮创业圈的朋友看财务报表,一来二去就积累了人脉,这比单纯 “递名片” 有用。% W$ [  S: ~' g
9 d  f/ o0 t" J% H+ f
风险五:管理风险 —— 技术再牛,管不好也白搭" x5 `7 a% K6 d( E0 N, M: D
/ `+ ]' e! l2 {) E* `
见过不少技术型创业者:自己能写代码、搞研发,却不懂管人 —— 要么把核心员工当 “工具人”,要么决策全凭 “感觉”。有个做 APP 的团队,没做用户调研就上线 2.0 版本,结果功能复杂到用户流失,团队内部还因为 “要不要回滚版本” 吵翻,最后项目黄了。: i8 b1 T& L1 l, S# }+ \7 g: P
应对干货: L, a" v! U% k* e" T
  • 新手别学 “大公司管理”:3 人以内的团队,先把 “权责分工表” 写清楚(比如谁管产品、谁管财务),避免互相推诿;' F/ Z* q( Y6 _
  • 用财务数据辅助决策:比如纠结要不要开分店,先算 “单店回本周期”(固定成本 ÷(客单价 - 变动成本)),数据说了算,别凭感觉。8 E' J8 Q- T% }! |& O

2 _/ _5 g& s9 I. q9 I风险六:竞争风险 —— 别和大企业 “拼刺刀”3 G  c( p% e, N# n' H% W0 g' d8 ?6 {
( I' i. i' a1 t* k' ^7 B3 E
初创公司和连锁品牌拼低价,就像鸡蛋碰石头。我有个做卤味的朋友,刚开店就和绝味拼 “满 30 减 15”,结果绝味能靠总部补贴扛,他却因为食材成本高,卖一单亏一单,半个月就停了活动。
# r: X2 l" J; T+ z4 \应对干货) p" P0 j- ~2 S4 F
  • 找 “细分赛道”:比如做卤味别做 “全品类”,专注 “低脂卤味”(针对健身人群),客单价能提 2 倍,还避开正面竞争;
    8 d) O: Z" l1 ]
  • 建 “护城河”:比如和社区物业合作,做 “独家配送”,哪怕贵一点,用户也只能选你。2 C9 _  g3 s% M) c" E* G+ e
9 a, q8 K# D: |; ]% X5 j: b" Y
风险七:团队分歧 —— 股权没谈好,兄弟变仇人
( j0 p# [. B$ ~# C5 l
; u3 }, f: n9 j这是最让人惋惜的风险。我认识一对合伙人,一个出钱一个出技术,一开始没签 “股权退出协议”,后来技术方想单干,要带走核心代码,出钱方不肯,最后闹到法院,公司停摆了半年,再重启时市场已经没了。
; {' @6 S4 `) e应对干货
9 ]% b/ V) |3 f+ J
  • 创业前先签 “三句话协议”:①股权怎么分(别按 “出钱多少”,按 “贡献大小”);②有人想退出怎么办(比如 “离职后 1 年内不能做同行”);③决策分歧听谁的(比如 “财务问题听会计背景的,产品问题听技术的”);
    " A3 z) L1 T$ k& b4 s3 v4 A( A
  • 宁可不组队,别凑活:如果找不到 “价值观一致 + 能力互补” 的人,单干反而能少走很多弯路 —— 我见过不少单干的创业者,虽然慢,但不会因为内耗垮掉。
    ; m6 t: t; V7 U. V5 ?' m

- z7 g3 O" W& N7 @% S. c- N风险八:没核心竞争力 —— 跟风做,迟早被淘汰" k& p  Y8 ~' B5 v0 S0 s

8 C! h4 N3 ~6 s, D0 w! [3 Y很多创业者做项目:别人做直播带货他也做,别人做社群团购他也做,却没自己的 “独门武器”。有个做跨境电商的,靠亚马逊代发赚了点钱,结果平台规则一改,流量没了,订单直接掉 80%—— 因为他没自己的客户,全靠平台。3 Z- a0 ^* f' Y; }& E+ |- Y
应对干货$ `" \1 F3 u8 d& G* w( ]% o: B% M& B
  • 问自己 “三个问题”:①用户为什么选我,不选别人?②我能提供别人提供不了的东西吗?③就算平台 / 市场变了,我还能留住客户吗?
    0 K, S7 g3 \/ b4 F# `' d1 a
  • 会计出身可以从 “精细化运营” 入手:比如做电商,别人只看 “销售额”,你可以算 “客户终身价值”(一个客户能带来多少复购),把复购率提上去,就是核心竞争力。. J8 ^3 F1 |. P: ?% O$ H2 n

6 [% M0 K  R6 K) z  \7 C7 M% E1 G风险九:核心人才流失 —— 他一走,项目就停了+ j9 G% i5 n2 D( R: L$ f  Y

$ s$ l/ _! {. i$ v( `技术型、服务型创业公司最怕这个。有个做软件开发的团队,核心程序员被挖走,带走了所有核心代码,项目直接停了 3 个月,等重新招人开发,客户已经找了别人。
' g$ r+ K+ o6 K$ |应对干货/ w7 x, g% g# ?5 E8 b; e* c% N
  • 别只靠 “感情留任”:给核心人才 “长期激励”,比如期权(哪怕少一点,也要让他觉得 “公司好他也能好”);
    / m: D' X' g. i8 K
  • 做 “风险备份”:技术型公司把核心代码分模块管理,销售型公司把客户资源录入公海(别让一个销售握所有客户)—— 我做财务咨询时,会把客户资料按 “行业分类” 存档,就算有人离职,其他人也能接手。& Z" C$ Q% D5 |( j- O7 {5 [

$ f) j" p) K. K1 T( [9 m; j风险十:意识风险 —— 心态错了,怎么做都错
* X4 g% y' Y$ Z; m' ]5 C7 m) v9 m  F$ L! \/ E
这是最隐蔽但最致命的风险。见过不少创业者:抱着 “试试看” 的心态(“不行就回去上班”),做决策时 “侥幸心理”(“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赚了点钱就想 “回本就行”(“别贪心,见好就收”)—— 结果要么没动力坚持,要么踩了大雷。
" T$ O% l2 ?3 O/ g5 H5 L应对干货
  d2 S1 D& U4 |5 W2 M; b/ h
  • 创业前先 “断后路”:别留 “回去上班” 的念想,把创业当成 “必须做成的事”,才会认真对待;
    7 J, O* ]% E4 p1 @  I
  • 用 “财务思维” 压心态:比如担心 “会不会亏”,就做 “最坏情况测算”(比如半年没订单,最多亏多少),算清楚自己能扛住,就不会慌。0 {" N( `8 l* V/ |
最后想和大家说:创业不是 “赢在起点”,是 “活在过程”。我见过很多比我聪明、比我有钱的人,最后栽在 “没防住小风险” 上;也见过单干的创业者,因为选对项目、控好风险,慢慢把公司做起来。
. x( E/ _2 ?" I. ?5 s& X$ H
* X5 [- g1 _& U尤其要提醒:选团队真的比选项目重要 —— 宁愿一个人干,也别找 “三观不合、只想搭便车” 的人组队。创业路上,靠谱的伙伴能帮你扛风险,不靠谱的伙伴本身就是风险。
5 `2 t1 [4 q+ }* @& d/ X6 |3 \; t  t7 y+ U9 G! x! d9 y
你们在创业中遇到过哪些坑?是怎么应对的?评论区聊聊
$ _4 d9 [7 m- w. q" C5 y! T7 y% M: z( _1 v% C( ^' k
' Y7 f$ v2 {1 w- h8 j
' A7 e6 f3 }% O! ?, @,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