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发挥
我抽到的话题是:与其他企业合作,双方信息不互通、流程不匹配,效率低怎么办?
我是个草根创业者,跟企业合作时,最常栽在 “信息不通、流程不对、效率拉胯” 的坑里 —— 明明想一起做事,却因为是陌生人,磨合得处处别扭。直到我看《易经》泰卦才明白:天地得沟通才会风调雨顺,合作要顺畅,也得走对三步。
第一步,先 “打开信息”。之前跟一家公司合作,我们怕对方压价藏了成本,对方怕我们不靠谱瞒了需求,沟通绕了好几圈。后来索性坐下来 “亮家底”,才发现很多误会都是信息差闹的。信息透明了,合作的第一步就稳了。
第二步,再 “顺畅流程”。信息通了,流程跟不上还是白搭。上次对接,我们习惯周更进度,对方要月总结,对接人还总换,进度卡了半个月。后来一起定了 “固定对接人 + 双周报同步 + 卡点即时聊” 的规矩,每步谁负责、啥时候反馈都写清楚,效率一下就提上来了。
第三步,要 “互相补充”。我们草根团队灵活,但缺资源;合作方资源足,却少点灵活性。上次做活动,他们出渠道,我们做落地,他补我们的资源短板,我们补他的反应速度,效果比单独干好太多。谁都有长短板,互相补才能走得远。
其实合作哪有不磨合的?关键就像泰卦说的,打开信息、顺好流程、互相补充。哪怕一开始是陌生人,也能把 “坑” 变成台阶,从别扭的合作,变成靠谱的伙伴。
正式演讲
与其他企业合作,双方信息不互通、流程不匹配,效率低怎么办?
各位创业路上的伙伴们:
作为草根创业者,我曾栽过合作的坑 —— 和一家供应链企业合作时,他们捂着眼下库存数据,我们藏着终端销售节奏,流程各走各的,最后货堆在仓库,订单却赶不上,这就是没懂《周易》泰卦里 “天地交泰” 的道理。今天想和大家说:跨界协同要破效率低的局,关键就在泰卦的核心 “交” 字。
第一个 “交”,是打开信息壁垒。之前我们和设计公司合作,一开始怕数据泄露,客户偏好、复购率都不敢分享,设计方案总踩不准需求。后来试着每周开一次透明会,把销售数据、用户反馈摆上台,他们立刻调整设计方向,方案通过率从 30% 升到 80%。信息互通,才不会走岔路。
第二个 “交”,是对齐合作流程。我曾和代工厂因流程脱节吵架 —— 我们按 “7 天交货” 排营销,他们按 “10 天生产” 算周期。后来一起画了张流程图,从下单到发货的每个节点都标清责任方,比如我们提前 3 天给需求,他们每 2 天报进度,流程对齐了,效率直接提了一倍。
第三个 “交”,是学会互相补位。上次和一家直播团队合作,他们缺产品细节,我们派专员驻场讲解;我们缺流量运营,他们帮我们优化直播脚本。你补我的短板,我撑你的优势,原本没把握的活动,最后销售额翻了两番。
其实泰卦的 “天地交泰”,说的就是合作要打破隔阂、彼此托举。信息互通、流程对齐、互相补位,这 “三交” 做好了,再难的跨界协同,也能变成双赢的好局。愿我们都能借泰卦的 “协同互通力”,在合作里走得更稳、更远!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