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年做投资时,我见过近三百个创业者,最后发现一个扎心的真相:绝大多数人创业失败,不是输在商业模式,也不是缺资金,而是从一开始就犯了最大的忌讳 —— 你根本不是个真正的创业者。% D+ y0 C4 x# Z" k& U
0 p% y6 e$ a7 r$ N" ?
我曾投过一个做 SaaS 工具的团队,创始人名校背景,BP 写得滴水不漏。但项目刚遇到第一个坎 —— 客户续约率掉了 10%,他就慌了。先是找我们哭诉求追加投资,见我们犹豫,转头就把公司核心资产打包卖给了同行,自己拿着一笔钱去大厂当起了产品总监。后来在行业会上碰到他,他还笑着说:“创业那两年没白干,这段经历帮我拿到了总监级的 Offer。”
6 o0 B, m7 u2 Q# [( h" p; B O9 ?2 ?, T1 B! Y0 ^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创业者其实分两种:“天生创业者” 和 “假创业者”。
6 Z B+ t0 j4 b; s. r
" i# g( e3 `, }, c0 A假创业者把创业当 “人生跳板”。他们或许有想法、有资源,但从没想过把创业当成 “必须做成的事”—— 失败了就退回职场,把创业经历包装成简历上的亮点,转头当职业经理人。对他们来说,创业是 “可选项”,是用来镀金的经历,不是 “只能向前的必经路”。8 O# P# r/ K" K6 c& q
8 u) U# c; _/ z r I
但真正的创业者,从来都是 “背水一战” 的人。& M8 P* \; W3 g Z( D! W- Q4 H
8 R8 O' O( C: Y9 i
我认识一个做餐饮供应链的老板,前两次创业都亏得底朝天,还欠了两百多万外债。最难的时候,他白天跑市场找客户,晚上去夜市摆摊还利息,可哪怕兜里只剩几千块,也没想着 “要不找个班上”。第三次创业时,他把家里唯一的房子抵押了,团队只剩 3 个人,连续半年没发工资,他自己每天只睡 4 小时,硬是把一套 “食材溯源系统” 跑通了。现在他的公司年营收已经过亿,聊起过去,他说:“那时候没想过失败了怎么办,就觉得这个事必须成 —— 不是为了赚钱,是我真觉得这套系统能帮到中小餐饮老板。”
# O8 U1 U( [+ I+ P/ ~) s$ m
& @# x2 V3 M" m$ R就像你提到的库迪老板,在做库迪之前,他试过预制菜、做过保健品,两次尝试都没成。但他没停,反而从之前的失败里摸出了 “高频消费 + 供应链整合” 的逻辑,最后在咖啡赛道跑了出来。真正的创业者从不怕 “试错”,因为他们在意的不是 “这一次能不能成”,而是 “怎么把想法变成现实”—— 哪怕要换三五个赛道,哪怕要扛住债务、融资压力、团队解散的打击,只要方向对,就愿意熬。: K1 M0 d2 V7 N; j9 Y. \$ g
& T* T+ ]: a! a+ }0 g0 F, \
我后来看项目,最先看的不是 BP 里的盈利模型,而是创始人眼里的 “劲”。如果一个创业者跟我聊 “如果失败了就……”,我基本不会再深入;但如果他聊的是 “哪怕只剩我一个人,我也要把这个产品做出来”,哪怕当下的商业模式还不完美,我也愿意给机会。" J& V! [/ d, r! u( }2 v
- D+ q" e; g# X) G, i, U- P, G因为真正的创业者,自带 “持续迭代” 的能力 —— 商业模式错了可以调,资金断了可以找,但 “想做成事的执念” 没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X* D- F1 p: }
$ J; K, u1 o! v' p
很多人问我:“现在还能创业吗?” 我总是先反问:“你先想清楚,你是想‘试试创业’,还是‘必须创业’?”( T8 n: X# d2 N$ P- c& t3 g
, ]+ @( U5 u+ w' Y7 i4 Q' `" v! P
如果只是 “试试”,不如趁早放弃 —— 创业路上的挫折远比你想象的多,稍微难一点,你就会想退。但如果是 “必须做”,那哪怕一开始走得慢,哪怕会摔很多次,你也会爬起来继续走。
3 U. n) O+ b( j
1 ]2 X( I3 z6 Z+ R9 R0 I+ B/ S毕竟,创业从来不是 “一段经历”,而是 “一种选择”—— 选择把自己的想法,用一辈子的时间,变成现实的选择。" G$ E) p, @8 Z7 R2 D" j W
6 p- E$ r7 J- P/ p$ R) v
而那些没做好这个选择的人,从一开始就输了。$ `4 K! t/ h5 F$ i
2 a3 i$ ~# ?& E0 E4 T*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