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 回复 0

为什么你讲三分钟不如别人说一分钟?原来说话真的分 “天生派”

428

主题

1

回帖

16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02
发表于 昨天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事小王最近总唉声叹气:“明明我把工作细节全说到了,领导却皱着眉让我‘捡重点说’;反观小李,三句话就能把事情说清楚,还总能得到表扬。”
/ W8 K3 }3 d6 P. F  Z3 h
/ J7 c8 o; ^0 K6 g
其实不止小王,很多人都有类似困惑:为什么有的人天生会讲故事,三言两语就能抓住人心;有的人却擅长条分缕析,一张思维导图就能理清千头万绪?更让人无奈的是,明明看了一堆逻辑思维书,却越看越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h* ]" ]6 h8 O) h
今天就来揭开说话的底层逻辑:人的表达模式,可能从出生起就埋下了伏笔
( |( n0 |: t2 X  a9 G! w% R) l
你的大脑里,藏着两套 “说话系统”

" Z' U+ R$ J" \- p+ m+ y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 “表达指挥官”:

% @9 K! |9 B# g 93749FFC1E24728495833B157AE8A687C3A2DFFE_size67_w1000_h912.jpg
* f9 p4 z- s9 V
前额叶皮层就像严谨的分析师,负责逻辑推理、框架构建。它让我们说话时习惯先说结论,再分点论证,比如汇报工作时会说 “这个方案有三个优势:第一… 第二… 第三…”。
) ?; R. T& Z4 e  O$ A8 u
边缘系统则像感性的艺术家,主管情绪处理和场景联想。它让我们描述事情时总忍不住加入细节:“那天会议室特别热,空调坏了,王总擦着汗听完方案,突然拍了下桌子说…”
* _* [- A! {7 q: y# M1 j/ U( U. F
这两套系统的活跃度,天生就有差异。就像有人天生擅长跑步,有人天生擅长游泳,说话思维也有 “先天偏向”

$ D) c3 Y6 o% E( m- @$ E- H3 @/ E, W
边缘系统活跃的人,说话时会自动调动感官记忆:描述一家餐厅,会先说 “门口的风铃特别好听,刚坐下就闻到烤面包的香气”;前额叶发达的人则会直接总结:“这家店性价比高、上菜快,适合商务宴请”。

5 t; B# ~6 r" t+ e6 [2 O为什么你看逻辑书会犯困?方向错了!
5 ^! t0 n/ Q1 i
很多人误以为 “说话不好” 是能力问题,于是盲目补课:边缘系统强的人逼着自己学 SWOT 分析,前额叶强的人硬要练讲故事,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这就像让鱼学爬树 ——违背先天优势的努力,只会消耗能量

# {5 V, r6 C; V" f+ L
边缘系统活跃的人,对抽象逻辑符号天生敏感度过低。当他们强迫自己看满页的 “金字塔原理”“MECE 法则” 时,大脑会自动进入防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走神、犯困、看完就忘。

$ k7 O, |$ F7 z: U0 [4 V& j
前额叶发达的人则相反,让他们对着镜子练习 “眼神交流”“语气起伏”,会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越练越紧张。

3 t# v8 w% Q9 N% V8 F2 |0 s+ L9 V' v
真正有效的提升,从来不是补齐短板,而是先把长板做长
$ V: }6 G% v7 |# H: G; f6 D$ s3 o
三步找到你的 “说话舒适区”,再步步突破

2 |! ~" z/ B8 d第一步:摸清自己的 “表达基因”: {* g, n4 g$ U' q) f
想知道自己更依赖哪个系统?可以做个简单测试:

  t" B2 G2 [3 V  r
描述一件上周发生的事,录音后回放:

6 H+ L+ B. Y! |9 Q3 @! ?: f* e如果你的叙述里充满 “然后”“接着”,还夹杂环境、表情等细节,说明边缘系统更活跃;如果习惯用 “首先”“总之”,说话时会不自觉抬手数点,大概率是前额叶主导。再观察自己的情绪反应:被批评后,是会纠结 “对方是不是讨厌我”(边缘系统活跃),还是会想 “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前额叶主导)?

4 Y3 z& z0 L6 P. w7 O5 ?! O4 G9 W3 g, T2 Y, Z) g6 y" `; x
第二步:用 “优势训练法” 快速提效
) n4 }, Y- m& _8 r
如果是前额叶强者,不用逼自己学煽情,先把结构化表达练到极致。试试 “131 公式”:
/ h6 B. ?/ Y' e" j
开头 1 句核心观点(“这个项目需要延期 3 天”);中间 3 个支撑理由(“一是供应商原料短缺,二是检测流程增加,三是团队有人临时请假”);结尾 1 句总结或行动建议(“我们计划加派两人支援,预计周五完成”)。
2 g% Z1 r/ y9 \

( v; e9 W2 B0 _4 S
如果是边缘系统强者,先发挥讲故事的天赋。用 “五步故事法” 包装信息:
& H1 `& f. x. C# V% R: a" K7 i7 d
从前(“上个月我们接了个急单”);每一天(“团队每天加班到凌晨,有次小张直接趴在键盘上睡着了”);直到有一天(“客户突然说要提前验收,所有人都懵了”);从此以后(“我们优化了流程,现在再急的单都能游刃有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建立应急机制有多重要”)。

$ o, ]( H+ s! F( M' n
# E! @1 k- a1 u第三步:平衡发展,让表达更有穿透力6 z. c1 q- w- z3 w
职场表达的最高境界,是用结构化搭建骨架,用故事化填充血肉

- t2 C1 Y1 d# k( w
前额叶强者练讲故事时,不用追求华丽辞藻,只需在逻辑链条中插入一个具体案例。比如汇报业绩时说:“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 20%,特别是小王跟进的那个客户,从犹豫到签单只用了 3 天,他是这么做的…”

0 j$ m* x$ _$ Z* t8 z
边缘系统强者学结构化时,可以先把故事拆解成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启示” 四部分,慢慢养成 “先说结论,再讲过程” 的习惯。

* g; s4 G7 i- N2 H; y7 {9 t
总结来讲,自信比完美更重要。先在优势领域建立话语权,再带着这份底气拓展新技能,才能让表达既有力又动人。
7 ~, U$ D- s* _% e
! d8 K7 k: L7 y/ }4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