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人际沟通中,这三个负面认知框架不升级,领导会忽视你,朋友会讨厌你,客户也会远离你。
/ r8 V' ~4 h3 z7 e& a5 ]' m# h; p2 O# O( W' {% G5 g. t8 W
其实职场里很多人都踩过类似的坑 —— 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认知框架出了问题。今天就聊聊最容易让人被忽视、被讨厌的 3 个认知陷阱,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w! v. r. \) X7 \+ y9 D( p- }
- L4 ]9 y$ k" s3 C8 c一、非黑即白:把世界活成了 “单选题”/ a2 E" Q! m$ G
5 N/ g3 K b1 u% |: P+ W刚入职的实习生小周,上周在部门会上闹了个小插曲。他提了个活动方案,老同事王哥提了句 “预算这块可能要再细化”,小周当场脸就沉了,会后还私下跟人说:“王哥就是看我新来的,故意针对我。”# ^: G5 E! S6 }! s! q
1 I6 h# u2 {5 F( m结果可想而知,之后团队讨论没人再敢接小周的话,生怕哪句说重了被当成 “针对”。8 }! i0 \# g, b7 U0 |+ n* D
/ Y5 o# H. u" g, G f& o; a
这就是典型的 “非黑即白” 思维 —— 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化成 “支持我 vs 反对我”,把下属的表现分成 “优秀 vs 差劲”。3 K' |- ~4 Z+ J9 K; g
6 g/ j% U, M$ I+ e( l
更糟的是,这种思维会让人陷入自我否定。有个做设计的朋友,因为一次提案被客户改了三次,就觉得 “我根本不适合做设计”,差点辞了职。4 |. `/ l1 p& f! }9 A$ `2 t$ ]
- x7 U0 G# X+ W7 ~) `8 j其实职场哪有那么多绝对的对错?王哥提预算问题,可能只是担心超支;下属没完成 KPI,或许是市场突变;提案被改,说不定是客户有新需求。: j3 K% C, d; c0 b: ^) s5 _
7 T1 P7 x7 ]' A/ }$ X
升级思路:用 “灰度思维” 看问题。就像调色盘里的颜色,除了黑白,更多的是深浅不一的灰。同事不赞同你的方案,先想 “他的顾虑有没有道理”;下属没做好,先问 “是不是资源没到位”。接受中间状态,人际关系反而更灵活。
6 g- H, g/ U9 p# I/ P1 g% R! u5 {7 [( m6 w9 O* C' @) x
二、过度讨好:老好人最后都成了 “透明人”( n/ z, L3 S P7 }" b0 X9 P2 R
& B: s" O7 j8 Y g
“我没什么想法,你们定就好。” 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 G) W% o: U1 p$ w6 T, |
+ M- ^$ x: i- n
同事小李就是这样的 “老好人”。部门分任务,别人推三阻四,他总说 “我来做吧”;聚餐选地方,不管大家说什么,他都附和 “都行都行”。可上个月评优,明明他干的活最多,却没人提名他。
, r; b# `3 k' @. o! e* ?. F/ N; _+ s/ X
过度讨好的人,总以为 “忍一忍就过去了”,却不知道无底线的妥协,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价值。就像拉橡皮筋,一直紧绷着,要么断了自己,要么弹伤别人。
' h+ z4 K% |, h0 r5 ~1 g+ l
1 r* ?7 m: g) d S升级思路:先做 “自己”,再做 “好人”。上周见小李,他说现在学会了拒绝:“同事让我帮忙做他的本职工作,我会说‘我手头有活,你先试试,卡壳了我们一起看’。” 反而有人夸他 “专业又靠谱”。
" g ]; b C7 d6 j) d8 c% U$ V+ y: I, V/ S9 K7 y0 ?
记住,你的价值不是靠讨好换来的。就像一盏灯,先把自己点亮,才能照亮别人。( n& g4 x1 J1 U1 ?/ n" j
" ~% o8 V( @, O# ]$ m三、刻板印象:给别人贴标签,其实是给自己设限
c4 b Z4 m. [/ T% ~2 c8 u w- f: ?# D0 ~
“00 后肯定吃不了苦”“迟到的人一定很懒惰”,这些话是不是听过不少?# O4 Y1 _& T$ [5 r1 z
, t: D* A6 J9 a% D u1 t部门新来了个 00 后实习生小张,带他的刘姐总说 “现在的小孩不靠谱”。有次小张请假,刘姐就在背后说 “果然是年轻人,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后来才知道,小张是陪突发心脏病的奶奶去医院了。
; ~/ e# A( `. {3 N( f4 d6 F: E w2 ~# R5 P. H
这就是典型的 “刻板印象”—— 用固有的标签去判断一个人,忽略了具体情况。就像给人套上一个笼子,不仅让对方不舒服,自己也被困在偏见里。) ]9 I" R) J# O/ _: O$ D
( c* t4 Z& C( n" N+ J
升级思路:少下判断,多找证据。就像刘姐,后来主动问了小张请假的原因,现在总说 “这孩子比我想象中懂事多了”。遇到不了解的人或事,先别急着贴标签,多问一句 “为什么”,可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真相。
7 B: Z# e( V9 q" r" F- L* _+ p- \0 w |1 H" v: [& S* o
职场说到底是人的场,认知框架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少一点非黑即白的极端,多一点灰度里的灵活;少一点无底线的讨好,多一点有边界的真诚;少一点先入为主的偏见,多一点换位思考的理解。
1 F9 \# E! l; Y) l
1 R, ~+ x7 I. p; Q& ~2 a毕竟,能被领导重视、被同事喜欢、被客户信任的人,都不是因为有多完美,而是因为他们懂得 —— 升级自己的认知,比什么都重要。
# U; W8 j. [. n: A7 [* s0 F U& z: k2 Q" a/ e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