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 回复 0

秦一3.6:陈轸去楚之秦

481

主题

1

回帖

184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46
发表于 2025-6-1 10: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轸自辩事件简介

6 T, Z4 ?& l% M7 ~5 O- O" Y
前312年(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张仪诬陷谋士陈轸向楚国泄露秦国机密。面对秦惠王质问,陈轸以"楚人两妻"的寓言自证清白,提出"忠臣不被故国接纳"的逻辑,最终说服秦王。此事展现了战国策士的智慧与政治险恶。

0 A& [' V. x" \1 k5 [

‌关键背景

  • ‌前313年‌:张仪欺楚(商於之地事件)
  • ‌前312年‌:丹阳之战爆发前,秦楚关系紧张
  • ‌后续‌:陈轸后为齐使,促成秦楚和解) M7 Y/ J& R% \# b: W2 h

1 F- ^* x3 I  n2 _【原文】
) w7 O3 L0 Y; Y0 C; D  Z. J, S3 J1 V; f. b  u( s. s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1],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 @- ?' O6 C. O" }( S8 z$ }
. _7 Y6 v3 P  k* e3 {' g
0 Q0 u  A8 [% N4 F' K" i* t
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车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2]。楚人有两妻者,人其长者[3],詈之;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者曰:汝取长者乎[4]?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5],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6]。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 r) z) f+ b, H% `4 k! d. p* v& g6 L. }9 h
6 S; i: N% x( F: I+ \4 `- ^
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7]。’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8],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B) T  `4 r" v2 i$ m/ c

* v3 ^- @: _1 I【注释】
' M, S' P# y: P; P* X( |: I$ w0 ~3 J  ?
[1]即:假如。
( o, f9 V# Q4 J- B: S' u[2]不:同否。
3 e3 `) s" \3 O* G: G[3](tiǎo):引诱,调戏。% l4 Z* ]  }& l
[4]取:同娶。4 U; a% m; O1 q5 K# ?
[5]和:答应。  B; m' x# g6 V  ?& ^
[6]昭阳:人名,是楚国王族,楚怀王时任令尹。& g# E5 b* K6 _+ z0 d" I
[7]信:确实。
5 X; c' C# S1 r& z[8]出妇:被离弃的女人。# [4 _- `5 S3 ]5 U
% A8 `/ Y) \6 i2 H' y
【翻译】/ D, g. b! t" s& J6 \. G2 Z; k

; N7 g5 J' m2 a2 C5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做了大王的臣子,他会经常把秦国的内情泄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把他赶走。如果他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0 A) l# i5 N* e. r7 z/ T

) V! |* E2 _+ n; @$ M, l% i8 O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您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料定你必然去楚国,而我自己也知道你将去楚国。如果你不去楚国,又能往哪里去呢。陈轸说:我离开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符合大王和张仪的估计,而可以表明我到楚国不会泄露秦国内幕。楚国有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长的妻子,年长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长的!’客人问:年长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顺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要娶年长的呢?’勾引者说:他们在别人那里为人妻时,则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现在做了我的妻子,则希望她替我骂别人。’现在楚王是位明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臣。我陈轸既然做了他国的臣子,而经常把他国的内情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与臣同朝共事。这就表明我离秦去楚也不会将秦国内情告诉楚国。3 P2 t8 y9 F$ u

6 \5 h" {3 Z( h4 ]% j陈轸出去,张仪进来问秦王说:陈轸去哪里?秦王说:那个陈轸,真是天下有名的辩士,他仔细看了看寡人,说:陈轸一定到楚国。’寡人对此无可奈何。寡人问他:你一定要到楚国,那么就被张仪言中了。’陈轸回答说:不仅张仪说中了,可谓路人皆知。过去子胥忠于其君,天下做君的人都希望他做臣子;孝己孝敬父母,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他做儿子。所以被卖的婢妾不出街巷就被人买走的,是好的婢妾;弃妇能嫁给乡里的,是好的女人。假如臣对王不忠,楚国还用我陈轸做什么?如果忠心还被遗弃,那我陈轸不到楚国,还能到哪里?’秦王认为说得对,于是善待陈轸。/ F4 a4 @  {' R0 ]

$ Q2 M% q$ [  b) _6 m) I*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