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 回复 0

《鬼谷子》第三篇:内揵术第三章:得其情,乃制其术

364

主题

1

回帖

130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4
发表于 2025-4-18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G  q- {" l: V! g0 G, z5 g
(1)
' p# N8 w' ^# f4 T( V" q0 z) @* d# |" b& D+ {* j5 h
原文
0 Z& ]# a9 w; r( P& v$ w; U. ]# a2 ^+ B# B, F8 u$ q6 \2 C
言往来,先顺辞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7 k+ T/ s( V5 D9 D* P/ _2 F. q% Y; v; e
译文大意为:
! b( U# }( Z7 u1 `% Q+ m; F' P' {( K* X' D/ ~& Q# C
在交流中,首要的是言辞要和顺。善于应变者,能够准确把握形势,顺应天时,巧妙调整策略以适应阴阳四季的更迭,运用智慧管理民众。观察他人谋事的方式,可以洞悉其意图和志向。若提出建议不合时宜,说明还有未明了之处。当意见一致却未能深入人心,表面关系虽好却缺乏真实的信任。当事与愿违时,说明所采取的策略未能与实际情境相契合。因此,保持远距离的亲和力,必有背后隐藏的恩德;近距离显得疏远,则是由于志向不同。即使身处高位却未得重用,是因为策略并不恰当;即使离去,若有人再次寻求帮助,则意味着事情仍有机会;每日出现在面前却不被任用,是因为所施策略与需求不合;而远远听到声音便心生思念,是因为双方的谋略已经相互契合,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付诸行动。因此,不了解事情的类别就贸然行动会导致逆境,不了解实情而妄加评论则会招致非议。真正了解事情的实情,才能掌握运用策略的时机。这样方能在各种局面中自由出入,灵活运用,如门之开合自如。
% r5 h2 z' A0 m0 L5 s, [
. H. g$ v& X) R1 F6 O3 \' F(2)
/ I3 r( n4 {! |" m) `# y“少提意见,多干活”。这句话常常是公司里的老员工说给新员工听的。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却忽略了解公司文化和团队需求的重要性。在看到领导做出一些决定时,他们有时候会觉得领导的决定不妥,而贸然提出意见,但这样做,往往会因为缺少对决策背后复杂情况的理解,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因此,职场新人应当学会观察和倾听,在深入理解企业文化和团队需求的基础上,再谨慎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提得恰当,前途无量;提得不当,前途堪忧。在职场上,不能贸然在考虑不周全的情况下提出意见。不然,不仅可能错失成长的机会,更可能在无形中削弱自己的影响力。谨慎的言语和行动,才是职场中长久发展的根本。, ^; d6 R1 w5 G8 @+ V! {5 Y* f

3 V. w8 P+ n$ c3 N- q因此,职场如战场,策略与时机至关重要。明察秋毫,方能辨识事务本质;谋定后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L6 X$ }4 V, l1 u  p5 B8 a1 q
3 g, O) i" W' r, x. p' }
内揵术的本质即是深思熟虑后方能显现其效。策略需根据时势而调整,如同随风之叶,顺水之舟。若能因势利导,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则可无往不利。然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往往急于求成,忽略了内揵之术所强调的耐心和洞察力。& D' T- K7 u7 V3 I1 A
$ Q, a9 T( V9 T" J
(3)
2 K" M, n4 B) y我们要记住以下六种人际现象揭示的本质:8 D6 K5 H/ M$ u/ ~& u# e  n- o

: F( K4 V; V8 m1. 看似疏远却关系亲密:因有暗中相助的恩德(阴德)
: T/ z3 a: |. P6 e
2 N* }. O* H+ _& D- Y# z2. 看似亲近实则疏离:因志向根本不合
$ ?; E3 o! ], D9 k8 C
3 ]* o2 ~) v* u3. 主动投效却不被重用:因策略未切中要害
4 j1 F) d4 Y- I( I" Z
+ T5 h/ m* S( \( X& x" T8 k4. 离开后反被召回:因其预见之事应验4 v; e0 h" Q! t" y( U; f5 g
' J# I+ x  W5 S+ o2 f/ N
5. 朝夕相见不受重视:因措施不合时宜5 \6 j2 P( y. o
3 u& b# c# [. N
6. 遥闻名声即生倾慕:因谋略契合待决之事
, E+ h+ R3 U9 P/ J
: c  `7 F0 z, z  F7 I1 c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先洞察事情本质,再通过深思熟虑,做出决定。这样才能避免决策失误。例如,在团队合作中,一个成员看似默默无闻,却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而那些频繁表达意见却缺乏实际贡献的人,可能会逐渐失去团队的信任。只有当我们的行动与洞察并行,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握成功的脉络,掌握事态的主动权。
4 T+ i. J( a  y- d4 X' `! [. n3 Y& b& ^
最后,本章主要阐述了三大处世要义:. G# ~+ W( h2 G6 |0 k

! o7 J$ G  R5 `1 ]# i. U& K1. 认知维度
" ]. D- v5 x; A% K/ y( ~- _* \7 W3 P2 g1 U7 c& K$ W1 e. K1 O( v
强调“上察天文,下观地理”的系统思维
* v, v! s5 r  |/ x
7 |  m, o- E8 w提出“得情制术”的情报方法论8 U9 J+ K4 H( t( H# S! l9 \
9 _% b5 v6 n+ Y" E
揭示“事有不合,必有所隐”的深层逻辑
& a7 `% a* o  L) A+ `5 @0 T$ m4 t+ J
2. 关系辩证法
) c6 @: ?& d; S6 \# J& k: T( J, y/ r  _' Q
解构表里不一的六种人际关系
4 w" _. N4 ], \
* z! y) q# v- s: M8 B# `指出“阳亲阴疏”的权谋本质9 n2 n) j+ Q3 N, O, `0 g- g. v( m
1 e% _' X+ O  w+ M4 X7 `7 O! g
建立“时空转换”的动态认知框架' A" X; \% M! I
/ B  v; p9 E: l/ k! B, B
3. 实践方法论! L& o3 A( j, O
) G6 Y) Z# f4 ]0 T. s# W1 w3 ?( P
主张“因势而谋”的应变哲学8 A7 D% Q- h! H
% r3 w  k" f0 t: {9 m3 n  o6 ?
强调“待机而动”的决策智慧- Q0 T  E' s. q  X" p! ^

. }- z' [: @" D6 E% ^, y8 \5 E  t传授“可出可入”的控场艺术
- h1 Y/ A6 Z8 E! W3 i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