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 回复 0

《鬼谷子》第四篇:抵巇术第三章: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

364

主题

1

回帖

130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4
发表于 2025-4-17 2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p9 ~  [. a) W2 v3 p* L
(1)- R  e0 K' ~6 q9 x- x$ G

$ S" f/ K" q# b" p8 M$ d原文:
/ J) r/ A2 k" x2 ?- d2 Y6 ], b& k3 X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O2 d7 i" P: v9 c4 X% J) m
; c. M9 H( O4 x" d- ^/ b# A7 `1 o
译文大意为:8 _/ V. I  m& ^2 ^
$ x5 d) f' K) \- j  o2 A5 @
天下分裂混乱,上无明主,公侯失德,小人当道,贤圣隐匿。贪诈横行,君臣猜忌,国家动荡,民不聊生。家庭破裂,亲情疏离,此乃乱象初现。圣人洞察先机,依法应对。若世可救,则尽力弥合;若已病入膏肓,则果断取而代之。抵巇之术,灵活应变,或抑或扬,或反或覆。五帝时期的政治清明,就用抵巇之术巩固政权,三王更替的乱世,就用抵巇之术取而代之。诸侯纷争,抵巇之术运用不可胜数。在当时,善于运用抵巇之术的人,就能占据主导地位。1 I, {8 P( z- R; i9 ^5 ^
/ @3 U7 `; r' m4 O& ^
(2)6 y8 d. o; c' v" {) U, @
本章主要阐述:如何根据时局变化灵活运用抵巇之术,或弥合乱象,或取而代之,以恢复秩序。善于洞察先机、果断决策者,方能在大乱之中稳操胜券,成为时代的引领者。6 u4 z( \) `3 Z' h
4 ?: U" m3 X4 I! Z* W' m
古代引领一个时代的英杰,无不深谙此道。他们在乱世中洞察时局,灵活运用抵巇之术。. R# g! j9 ]/ H! g& Q  K: e2 [

7 ^0 q3 L) v' P: K& C5 h无论是辅佐明君,稳固江山,还是揭竿而起,开创新朝,皆因洞察先机,灵活应变。抵巇之术,实为乱世中的智慧利剑,助英杰破局而出,成就不朽之功。
/ ?$ A4 ?0 A7 ]% G+ v( x, G! R& T' D# H7 \
我们在这里不是教授如何造反或篡权,而是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够提前洞察细微变化,做好准备,以应不测之需。洞察先机,方能从容应对,于乱局中寻生机。无论是职场竞争,还是人际交往,灵活运用抵巇之术,皆能化险为夷,立于不败之地。慎思明辨,在纷扰中保持清醒。
+ n7 ^) \7 R: S8 \+ Z+ E  J  {7 S" @5 {3 H9 m8 M( k2 F
(3)
: |. z. Y8 @" }, u- O在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时,首先应评估矛盾是否可“治”。若矛盾可“治”,则应采取“抵而塞之”的策略来解决;若矛盾不可“治”,则应果断地“抵而得之”。换言之,当你遭遇矛盾时,首要的是判断是否能以和平手段处理,避免矛盾升级。若和平解决无望,那么采取激烈手段也是可接受的。我们既不应因恐惧矛盾而退缩,也不应逃避矛盾,而应以积极态度应对矛盾。" G$ W/ i8 G9 e7 Z1 j%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