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积极主动地发起与这个世界的撞击,因为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所有撞击带来的回馈,才是我真正的成长”。张朝阳说,只要你清楚你在做什么,就多大的苦都能吃。
7 W# ]' r0 s& }5 D/ q o
, ^. ^ b* p6 x4 t: C5 v Q- j主动的人永远是受益人,不论他的姿态多低,看起来多么辛劳卑微,只要把自己放到主动的位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不管通过什么方式,看起来多被动,本质上都是他自己受益的。
- {( E0 m" m' H, F# i% I. X0 F7 D7 c. r+ e% S) F. I+ K7 s; h. r
有人觉得主动很掉价,其实不主动才掉价,你因被动而假装清高的样子在攫取利益者眼中才可笑:物质面子双失。
% l0 w! J, i& w9 c
. w! G& {/ L6 V( C3 u. R8 I4 ]你与别人互为因果,但主动的人可以吃更多果
6 _) F/ m8 K* j5 P5 L* m7 h
# x' z U4 Q0 {, I9 @9 Z. p: Z2 S主动有哪些好处?8 y8 A+ Z) W% @5 C0 x
$ S7 p% c C) }+ \1 d4 _! d
1.让另一只靴子快点落地,降低沉没成本。假如一个玻璃橱柜里放几摞高高的玻璃碗碟,但都倒向门的这边,一开门就会全部掉下来摔碎在地上。其实它已经碎了,就差我们推开门了。那为什么不早点开门去接受这个结果,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打开,都会一地玻璃碴子,早一点打开早一点清理早一点放弃幻想。主动就是让事情更快地发生,主动打开,主动筛选,主动离开。《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要始终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面,不要自怨自艾。因为不管你关注不关注,问题都是那个样子。”
k3 V% {1 D; X/ j! t: \
! W. a& L6 W- N/ W1 N) e从能量场来说,什么样的人就吸引什么样的人,这叫做能量同频共振。从成长的角度来说,有的事情终会发生,因为成长每一步都有印记,现在要发生的事,过去早就埋好了伏笔,主动就是让事情发生。6 f1 n* v& [8 p9 N V
4 F; m& I2 g& x- u
2.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抓住核心利益就头脑清晰、定位准确,就会拎得清的,你嘴甜也不会别扭、套瓷也不会难为情、热情也不会自我厌弃、一遍遍往上贴也不会尴尬,因为其实本质上都是你自己受益。
% D" K2 r9 p0 a: K/ y) w
+ W8 H% ^8 c- u如果你没有梳理出主要矛盾和核心利益,就很虚弱。还会有清高的人自己经常给自己灌输一种思想主动会掉价,欲擒故纵才是高手,其实欲擒故纵的人都很虚弱,因为她脆弱到无法承担后果,感情里主动的才是yyds,你纠结要不要搭讪的功夫人家都已经一锤定音,奔向下一站了。3 s+ Y% q* k% P/ V" [2 x3 k4 q
5 p1 G6 j7 | d" m6 f+ a' S1 `
这里讲一个同学的故事:我们大一都在花蝴蝶一样飘来飘去,一会儿社团,一会儿逛街,一会儿间歇学习,这个同学就很清楚自己要学好英语,她的恋爱也非常迅速,就是一次班级组织活动,大家去爬山,她和班长聊的很好,就决定活动结束后俩人又去了一个景点,聊得还是很开心,于是开始一段稳定的感情。省略了猜来猜去的环节,直接相处,迅速定论。
, m, f: f/ X# H% P0 Z. D; C" @; ?8 I+ _+ p
3.高冷是自欺欺人的手段,人从本质上讲,遇到真正在乎的东西是不可能高冷的。即使是最内向的人,真正喜欢别人也会运用手段让这个人知道,这是我们老祖先交给我们的本领,就是人与猿猴的唯一区别就是对工具的自如使用,内向的闷葫芦也有自己的方法途径,不找你就是不喜欢。' f* R$ k# P9 L
1 W( M+ G4 X; v: Y* b1 T. j, [
过度区分主动被动会患得患失。当你试图从对方的角度内耗自己,就算表面上你看起来有多高冷或者多成熟,实则你已经被对方拿捏住了,只是不自知而已。所以主动性强的人,他想去做或者不想去做,什么时候做都是自己来决定的,不用想对方什么时候联系,不用被动的等待。
7 ?& u: ~. {/ {$ v a t2 l
1 o2 s A4 j* n$ N4.抛却故作姿态,才能不受他人行为的摆布,得到真正的自由。当面临机会的时候,不再会为了维持自己的姿态一直被动的等待或者摆脱不屑与无畏的模样。该用的套路就要用,该争的利益就要争,一次次试错带来一次次成长。+ L5 z; B4 g% f4 {
: T b, w5 O) Z5 w攻击比防御更有用。你一直在主动的发起与这个世界的撞击,因为无论结果如何,所有的撞击带来的回馈都是你真正的成长。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大可不必纠结别人的态度,不必花心思揣测对方的想法。如果对方是自己想要的结果,那刚好,如果不是,那就下一个。
) R9 _+ u) z& y+ i) O$ ]1 T# ^* w+ l2 I4 ~: i$ E$ b
有些时候不主动,只是因为患得患失而已,害怕暴露自己的欲望,害怕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本质都是出于不自信,害怕担责而已。+ `$ n6 f$ n# C S7 f* i6 {
8 r0 e( g5 A( [" R. u/ |8 r/ h
主动是为了对抗熵增
) H; p$ s; j0 H' P P9 ?+ J1 ^( m" R. V% g
主动与不主动之间,生命能量相差几十倍。人活着是为了对抗熵增,是为了避免无序产生。
4 i0 t% |0 H& g/ X
3 P1 N( k% K0 z- I5 K( R0 w主动积极和被动等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命运走向。与积极主动相比,被动等待所消耗的生命能量并不少,甚至可能是更多。常见的积极主动的人更容易开拓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更容易安然的享受自己的努力成绩。被动等待的人,更容易陷入心里的限制,也更容易陷入困境,产生内耗。# L3 V- f( n) o5 R% ?
% K* f. e/ @) ?" m5 j' i
为什么喜欢等靠要?5 Q6 B% @/ A. W# T
+ n4 C5 W) n. h* S
被动等待的心理模式是一种客体状态,被放在没人搭理、没人回应的状态里,让主体对于表达,对于表现自己的需求充满了不确定和怀疑。他们在幼小的时候不能理解无回应的状态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们投射的需求没有得到实现,内化回来的是虚无的空旷。内在的无序感没有得到整理,慢慢演化成黑暗和陌生……这就是能量黑洞。+ T2 |( W. v/ w/ I
7 E( S6 v4 u1 {0 f这一体验被主体尽力回避着,成为一种心理模式,在他们遇到外界的情况时,常常被唤醒潜意识里的记忆,于是头脑会识别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是危险的,主体在这样的意识主导下就会处于被动等待的性格。被动等着涨工资,期待着别人叫自己出去玩,默默想着同事叫自己一起吃午餐,想着领导可以看到默默付出的自己,等着领导安排每天的工作。这些都是被动性格的具体呈现,很内耗,陷入受害者心理叙事。这是心智不成熟的反应,就是死脑筋,场景变了,思维不变,行为不变。
* u( s) Z# _5 m/ f$ s" E$ n
/ g4 \* j) j( b9 M; l主动是整合能量后的攻击. k6 W* M; [/ z0 p. e- i, t
3 \) y. H e" Y) Y
1.不用准备好就能出击。我有个朋友是个瘸子,他打架很厉害,别人还在准备或者犹豫要不要打架的时候,他已经把人踹到地上了,他其实是劣势,底盘不稳,但是他不犹豫、不怯场,就掌握了主动权。对人的启发是,你也许心理创伤严重,但也不妨碍你对外界发起攻击,也许你攻击之后获得战备物资就能给你疗伤了呢。比如一位女性朋友,原声家庭烂成狗,但她很勇地不断谈恋爱,终于找到一位高能男士治愈了她。不要相信什么心理有伤不能恋爱之类的鬼话,任何人都配试错。/ M' K! T: _0 g
, m1 P8 S8 i! X% f. f9 m2.人际关系主动开始主动结束。主动联系,主动提问,主动关心,主动引导关系往好的方向发展。拥有这个能力的人,可以非常高效和通畅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省时省力。有人认为主动等于卑微,等于丢面子。于是总是要等着别人主动联系自己,有疑虑不提问,内耗自己,让对方猜,吝啬于夸奖和关心,在关系出现危机的时候毫无干预和挽救能力,只能任由局面自然发展。你主动多了,就不怕结束,因为你的样本空间够大。很多人的痴情不是执着,而是咬住狗屎苞米不放,因为她就见过狗屎。
% F, S' [. s0 ? c( K1 S3 z9 V4 J, ~3 U! o( Y
我就很奇怪很多女孩子在货比三家方面非常行家,买东西一定买到最优组合,但为什么在最重要的人生大事上就大脑宕机、任人摆布。
% _4 N. ]' |0 Z
6 A& _4 P. U, ~; X3.好东西不会自动长腿跑过来。能去主动争取的一定是目前你所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好的东西不会长腿跑到你身边来,这时你必须主动出击。毕竟机会和好东西并不是常有的。女孩被动等来的男孩一定是不如你的,主动争取的才有可能跟你匹配或者超过你。
' S0 G5 {2 I; R
! h8 N) z5 f* ~- Z交朋友也是。一旦和别人接触,觉得对方不错,有人就会在这段新关系中成为主动者,比如主动去联系、主动约出来玩,主动询问对方情况,甚至送出小礼物等等。一般一两个回合可以测出对方对主动行为反馈出的态度,进而让人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来做下一步行动。
( D' c" n: L& A, p6 ]& _/ y& u& N
4.主动争取来更多的支持。比如你对别人态度不明了,你就大胆挑明聊开,也许能争取来对方的支持。也许你纠结内耗的点根本不是别人的关注点,人最大的局限就是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你在想对方是不是不满意你的穿搭,对方可能在回忆复盘一个重要项目,很少人是带着绝对恶意来对别人,每个人都是别人游戏的一环,别人也是自己游戏的一环,大家带着任务来,很多人的伤害行为都是基于恐惧、懦弱、偏见,而不是主观恶意,讲清楚就能消除70%的敌意,当然也存在极少数不入流的人、变态,以折磨别人为乐。主动接触变态人渣也不是坏事,起码能迅速分辨出来,及时止损。
/ V) Y' M$ k8 r
2 f& N9 g. H7 s$ M* A7 M$ ~/ Y6 U" J5.怨念的产生都是因为被动。自己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里,别人不论怎么安排你都会觉得委屈。怨妇的话语体系都是别人坏、自己是白莲花,因为坏人才主动,白莲花都是被动承受,所以这些人叙事里自己都是最无辜的那个,等到你通过别人对事实的还原才发现,白莲花才是那个被动攻击的人。有个网友写过一篇偏激的文章叫万恶之首--白莲花,痛陈家史,白莲花的语序都是某某把我怎么了,我被某某怎么了,自己就是完美受害者了,这样人不仅扩大了恶,还扭曲了善,还不如他们嘴里快意恩仇的坏人呢。6 B- j' B) {! [: a/ n( O$ ], Z
8 w9 b5 M) n5 W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