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 回复 0

国家越鼓励创业,越要把钱袋捂紧

493

主题

1

回帖

190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07
发表于 昨天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越鼓励创业,越要把钱袋捂紧
- }& ~; O+ t( ^- H: D( ^常听人说 “生意越来越难做”,我曾以为是经济不行,直到上周吃的一顿 29 元海鲜自助,彻底戳破了创业的幻象 —— 尤其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很可能是个大坑。: M8 n$ m1 N0 [  {4 y) O

5 w9 @# J8 K3 F7 f. [  q, I; t那家海鲜自助在大厦三楼,周末饭点却冷清得可怜。交 50 元押金、限时 1 个半小时后,我才发现 “猫腻”:虾裹着厚冰抠都抠不下来,鱿鱼贝壳发蔫,所谓 “羊肉” 肥瘦分离没肉味,蔬菜藏着异味,饮料是五毛钱的色素汽水,连纸巾都要 1 元 5 张。更扎心的是成本账:8 个员工日薪近千,房租 500,算上食材和团购服务费,商家从每位顾客身上赚不到 5 元。要收支平衡,每天得 300 个顾客,可实际顶多 150 人。
+ f0 b8 g" v( c1 r( _% v) A
& Y+ ~' S6 L& O7 P. G这俩年轻老板显然陷进了死循环:销量差→降价→压食材成本→顾客流失→再降价。他们没明白,餐饮业靠回头客,靠劣质食材换低价,注定走不远。其实换个思路,主打素食自助、宣传健康理念,或许还有救。5 z' x, h  i( p& E. x

4 f9 i0 z5 d6 B5 y' i为啥现在创业这么难?不是生意变了,是时代变了。以前能赚大钱的 “红利”,早没了:九十年代靠信息不对称,广州批衣服去新疆卖、新疆干果拉去广州卖都能赚;靠规模经济,鞋厂做一双赚 5 元,接千单就盆满钵满。可现在,信息壁垒没了 —— 网购 U 盘 50 元,没人会花 100 元买实体店的;人口红利枯竭,人工费涨得快,规模再大也难暴利。+ [  c& j5 A+ x/ j  D
, }2 M( s8 {$ ?+ H7 f( E
现在的老板们,要么像 “老板 A”,以前卖电子设备一台赚 200,现在只能赚 10 元;要么像 “老板 B”,跟风开店却发现市场早饱和。本质是信息对称了,门槛低的行业注定报酬薄,买方市场里,消费者货比多家还能给差评,卖家只能被动承受。4 [3 {6 I( T# f) {8 u9 d5 e. T

2 _( I. |0 B; d# P, A) H国家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是好思路,但创业从不是人人能干的。好走的路不用鼓励,要鼓励的,往往是难走的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经验没人脉,光靠热血就把父母血汗钱投进去,最后赔光了喊 “青春不言败”,看似励志,实则坑爹。1 ?" Q/ w) W4 z# G' L$ W+ @% B
& W4 v( S; f4 j/ R8 d) q$ J8 p
更别说很多人一创业就盯互联网,觉得能成马云、马化腾 —— 连黑车司机都想合伙做互联网,这赛道挤成什么样了?还有微商,早成了变相传销,靠刷十几条广告耗人脉,靠发展下线消化劣质面膜,纯属得不偿失。
% F: U/ a9 O5 o+ u' A( i: d# a' D6 {+ E/ u
真要创业,先自己攒原始资本,别碰父母钱、别贷款,败光了也只亏自己。要是没这底气,不如看看我单位楼下那间 5 平米的炒货店:毛栗子批发 10 元 / 公斤,炒熟卖 40 元,老板每天安安静静,看着对面店铺一年换好几次招牌,稳赚不声张。3 c# i5 y1 H7 `0 B

2 l$ N% w' {( g* n7 m创业从不是热血游戏,尤其在国家鼓励的当下,更要多份清醒 —— 钱袋捂紧了,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负责的选择。
& z4 {8 P& A4 e/ l- d$ @' X
# c9 B- `% U0 o2 @4 A% w+ w; W0 H* [  x3 ?- y5 e8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