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际
沟通来讲,无论是职场人还是创业者,都需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逻辑思维,决定了
说话的条理性,以及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王腾被雷军开除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四步拆解法,找出背后的原因,来训练逻辑思维。四步主要是:事实,原因,分析,验证。
一、确认事实:
作为逻辑思维的第一步,是先放下偏见和情绪,用客观事实搭建分析的基石。就像破案需要先收集证据,我们分析问题也得从确认事实开始。
在小米王腾事件中,我们能收集到的客观信息包括:
官方声明:小米称王腾因 “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存在利益冲突” 被开除。
个人回应:王腾承认失职,但否认 “窃取机密出售” 或 “收受贿赂”。
历史记录:王腾曾多次因泄密被警告,例如 2022 年提前透露 Redmi K50 发布时间被处罚。
有了这些具体的事实,做为逻辑思维的起点。
二、深挖原因:
找到事实后,接下来要做的是追问 “为什么”。这里用5Why分析法 —— 通过连续追问 5 个层次的原因,像剥洋葱一样找到问题的核心。
我们用这个方法拆解王腾被开除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王腾被开除?→ 因泄露机密信息和利益冲突(表面原因)
为什么他会泄露机密?→ 可能因管理疏忽(多次违规未被及时制止)
为什么管理会疏忽?→ 公司信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多次泄密仅被警告)
为什么制度执行不严?→ 可能存在 “人情管理” 倾向(雷军曾公开表扬王腾)
为什么要纵容人情管理?→ 根本原因:公司文化中 “业绩优先” 的导向,导致对违规行为容忍度较高。
这里的重点是,只有找到了根本原因,才不会陷入重复犯错的怪圈。
三、分析决策
面对问题时,优秀决策者通常会用到两种逻辑思维: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这两种模式没有对错,关键是要根据场景灵活运用。
因果推理(从目标推手段):
小米的核心目标是 “维护公司声誉、强化内部纪律”,因此选择开除王腾,向外界传递 “制度高于人情” 的信号。
效果推理(从资源调策略):
从现有情况看,王腾负责 Redmi 等核心业务却多次泄密,小米果断换人以避免更大损失。这就像创业初期,资源有限时要根据现有条件灵活调整方向,而不是死磕原定计划。
诺奖得主安格里斯特的研究告诉我们:好的决策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像分析 “就业培训对再就业的影响” 那样,既看目标导向的因果关系,也考虑现实条件的约束。
四、验证思维:
逻辑思维的进阶能力,是学会质疑和验证。就像律师不会轻信单方面陈述,我们分析问题时也要敢于寻找逻辑漏洞。
在王腾事件中,这些疑点值得关注:
定义模糊:王腾否认 “窃取机密”,公司指控 “泄露机密”,两者的区别在于主观故意性,而声明中并未明确界定。
法律边界:根据《劳动合同法》,以 “严重失职” 解雇需满足两个条件:公司有明确制度,且行为达到 “严重” 程度。小米是否有清晰的泄密处罚标准?
信息不对称:公司未公开泄密具体内容,王腾提到的 “利益冲突” 是否涉及亲属公司与小米的业务往来?这些信息缺失会影响判断准确性。
逻辑训练:遇到任何信息,都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信息来源可靠吗?有没有隐藏的前提?换个角度会有不同结论吗?
最后的话
逻辑思维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可以通过案例拆解刻意训练的技能。就像小米这个案例,乍看是简单的职场纠纷,用逻辑框架拆解后,就能发现,王腾被开除的原因,不能简单说是泄密,而是背后的管理问题。
下次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试试这五个步骤:确认事实→深挖原因→分析决策→批判验证→总结启示。坚持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的沟通更有说服力,决策也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