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张仪 发表于 2025-4-15 20:31:59

《鬼谷子》第八篇:摩意术 第一章:摩者,揣之术


(1)

原文: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原文大意为:

所谓摩者,指的是精通揣摩之术的高手。运用此术时,必须保持隐秘,不露痕迹。巧妙地利用对方的需求作为引导,探测其真实意图,从而能够精准应对,实现预期的效果。一旦产生后呼应,必须迅速撤离,避免被对方察觉意图。这就是所谓的塞窌、匿端、隐貌、逃情,从而无患。如此,事无不可,成其所谋,无往不利。

摩者之术,不仅仅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揣摩之际,需观色察言,以情度理,探其内心之变,而不露声色。因此,摩者行于无形,探于无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2)
故摩者之智,如水之润物无声,如风之穿林无形。

实际上,我们也会经常揣摩他人的。例如,在追求一个喜欢的女孩时,我们会揣摩女孩的心思,小心翼翼地投其所好,避免暴露自己的意图。虽然非常喜欢,但还是不敢直接表达。因此,很多人在遇到喜欢的人时,会变得小心翼翼,唯恐一个不慎就错失良机。然而,这种谨慎和细腻,不正也是一种摩意术的应用吗?在平凡的日常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摩者,通过观察和揣摩,不断地在人际交往中寻求平衡,以期达到心灵的相通与和谐。

又如,我们会揣摩领导的意图,了解他们的期望,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表现,达到领导满意的程度,从而得到赏识和提升。这种揣摩也是在日常与领导交往中隐秘地进行。

再比如,我们会揣摩同事的心态,以便在团队合作中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在看似平常的沟通与交流中,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以求与他人建立更为和谐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揣摩之术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并不觉得它的存在而已。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因此,摩意术在实际运用中也会有所差异。有的人能够迅速洞察人心,而有的人则可能需要更多时间。然而,不论是应用得心应手的人还是应用稍显生疏的人,揣摩术都需要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逐渐提升。掌握摩意术的关键在于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灵活运用。

(3)

这种隐秘的智慧,是我们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无形武器,让我们的言行更加得体,使生活更加顺畅。

然而,摩意术并非无往不利的万能钥匙。若使用不当,反而可能招致猜忌与误会。因此,应用此术需审时度势,恰如其分地运用,方能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在人际交往的海洋中,摩意术更似一条潜行的鱼,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才露出水面,否则过早暴露便无法深入交流的深处。它是一种巧妙的平衡艺术,既要有洞察力,又须谨慎行事,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游刃有余。

揣摩术是术,既然是术,它就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根本之道,更不是最终的目的。真正的智慧在于真诚与善意,揣摩只是我们理解彼此、建立联系的一种手段。当我们在人际互动中运用摩意术时,应当以诚实为前提,以尊重为基础,避免陷入操纵与欺骗的泥潭。如此,方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颗清澈的心灵,与人为善,和谐共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鬼谷子》第八篇:摩意术 第一章:摩者,揣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