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张仪 发表于 2025-4-15 11:19:21

《鬼谷子》第十篇:谋术 第三章:计谋之用


(1)计谋之用
原文: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译文大意为:

因此,对于那些表面上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我们应从内心入手说服;对于那些内心亲近而表面疏远的人,则应从外部入手打动。利用他们的疑虑进行引导,根据他们的见解给予肯定,顺着他们的言辞抓住要点,借助他们的形势促成结果,针对他们的厌恶进行权衡,针对他们的忧患予以排除。通过揣摩使其恐惧,通过抬高使其动摇,通过细节加以证实,通过契合使其响应,通过阻塞使其困惑,通过混乱使其迷茫,这便是计谋的运用。计谋的运用,贵在隐秘与契合。公开不如隐秘,隐秘不如结盟,结盟则无懈可击。所以说服君主,必言奇策;说服臣子,必言私利。

(2)计谋的应用

计谋的应用有三:公开,隐秘,结盟。

公开以示公信,隐秘以达奇效,结盟以固根基。三者相辅相成,灵活运用。

公开之计,取信于众;隐秘之谋,出奇制胜;结盟之策,坚不可摧。

常说“公事公办”私事私了”,明面上规矩行事,暗地里巧施计策,结盟时无缝对接。

在我们中国五千年的人情世故里,虽说“公事公办”,但若没有私情的润滑,许多事难以推进。

比如我们需要一份项目审批,表面按程序走,私下需与关键人物建立良好关系,方能顺利通过。这种“明暗结合”的策略,正是计谋之精髓所在。

如果办事时,能公事公办顺利进行下去的话,那么便是最佳选择;若遇阻碍,则需灵活运用隐秘与结盟之策,巧妙化解难题,确保事成。

隐秘的私情并非全然负面,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适度润滑,事半功倍;过度依赖,则易生弊端。明暗相济,才能事半功倍。这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总是能看到求人办事,请客吃饭,送礼待客等现象。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能巧妙化解诸多难题。

当然,我们现在提倡法治与公平,清廉的社会风气,禁止一切形式的腐败行为。但在人情事故的社会中,适度的人情往来仍不可或缺。它如润滑剂,使事务运转更顺畅,但需谨守底线,避免沦为腐败。

(3)计谋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讲计谋中的结盟之策。

我们求人办事时,结盟是稳固关系的基石。而结盟需建立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共同利益绑定,形成牢固的合作关系。结盟不仅限于个人,更可扩展至组织间,形成强大的合力,以应对复杂局势。结盟时,需明确各自职责与权益,确保各方利益均衡,方能长久稳固。

比如,你在工作时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时,便可与他们结成临时联盟,明确分工,共享成果,既提高了效率,又增进了彼此信任,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

就像我们研究同一个课题时,各自发挥专长,互补短板,共同攻克难关。结盟之策,不仅在于眼前的利益,更在于长远的发展。通过一次次成功的合作,彼此间的信任不断加深,联盟关系愈发牢固,最终实现共赢。

所以,计谋之妙,在于审时度势,应用公开,隐秘与结盟之策,灵活切换。

而三者相结合,就有可能出奇制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职场竞争还是人际交往,掌握这三种策略,便能游刃有余,化解难题,实现目标。当然,运用计谋需坚守道德底线,确保手段正当,方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鬼谷子》第十篇:谋术 第三章:计谋之用